的样子。
她呢,每天照常去门市部上班。
这喂羊的任务就落到了娘的肩上。
娘找了一件灰布罩衫当“工作服”,再戴上一只大口罩去给羊喂饲料,嘴里也嘀
咕着“熏得头疼”。
几天下来,她有些发愁。
这天一热,更是臭气熏天的,可咋办?
这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啊。
抒文闻着院里的味道,也皱了皱眉头。
看来,这计划得改改了。
实在不行,就把羊给卖了吧?
又过了一星期。
叶茂才也听说了,不禁挑了挑眉毛。
心说,文儿那两口子可真能折腾啊。
想着儿媳妇有孕在身,就发了话。
“文儿,把那只小羊牵过来吧?爹替你们养着……”
“爹,那味道可重了……”
“唔……那就先试试吧?这院子大,羊拴得离屋子远一点……”
“爹,实在不行就……”
叶抒文做了个杀吃的动作。
可小羊羔子哪有肉吃?
再说,真杀了还是有点舍不得。
当天晚上,陈姨拎着个竹筐子过来,把羊给装走了。
可回到那边,撑了不到一个星期,叶太太就受不了了。她跟叶茂才说,娃娃的
奶粉就包在她身上了,这羊还是赶快弄走吧?
再养下去,怕是要疯了。
“养羊”计划失败了。
一家人都松了口气。
这城里和乡里就是不同,不然家家户户不都成了养殖专业户了?
*
转眼到了夏时节。
报纸上又是一片欢腾。
各地各县都是大丰,小麦亩产都创了历史纪录,形势一片大好。县里下来检
查时,无论是公社还是大队,那粮穴子都是满满当当的。
产量报上去,省里也欢喜。
看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要这任务摊派下去,不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在这种气氛的感召下,人的头脑继续发热。
这时候,有人提出农业大丰了,那工业呢?
是不是也要上一个新台阶?
不知是哪个省开了头,说要支援工业建设,大炼钢铁。于是,拍脑袋的情况再
次出现了,全国各地“起高炉、炼钢铁”又拉开了序幕。
省里下了通知,各地市、各县、各乡镇立马行动起来。
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青沙河流域,趁着农闲时节,县里调集了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背着铺盖卷儿
集中到了平城,参加“炼钢”。
县里一忙乎,公社里也闲不住了。
打铁社从各村抽调人员搞起了一座座小高炉,也准备炼钢。
没有原材料?
就号召各大队集废铁。
队里领了任务,就按照人头摊派下去,每家每户交三斤铁。
于是,各家各户就把铁锅、铁门鼻,甚至铁钉都贡献出来了。反正吃食堂了,
家家户户都不准冒烟,要锅也没啥用了。
很快,镇子外面就冒起了一股股浓烟。
打铁社带着一班人马加班加点,打铁炼钢。一连忙乎了半个多月,钢没炼出
来,就弄出来几个铁疙瘩,不知能干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