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93

*

停战协定签署之后。

叶抒文作为记者站中的一员,随着军区政治部先期撤离。这也是为了减轻后勤

线上的压力,非战斗人员被安排在第一批回国。

当他乘坐军列通过边境,踏上祖国的领土时,不禁热烈盈眶。

回来了。

英雄儿女们终于回来了。

列车一路西行。

途径京城时,稍作停留。

这时,天已大亮。

记者站的王主任找到叶抒文,说京城这边有一个战地报告交流会,组织上派他

随同参加。

接到任务,叶抒文立刻背上行囊,跟着王主任一起下了车。

二人出了站台,就登上了一辆军用卡车。

一个小时后,来到了京郊一处隐秘的军事基地。

他和王主任报了到,就随着一名接待员进了大礼堂。

这时,礼堂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坐满了人。

主席台上,有一位军人正在发言。台下的众位官兵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

原来,会议已经开始了。

他俩在最后一排,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他望着主席台,正认真地听着,就觉得前排有人扭过头来看他。定睛一瞅,一

眼认出了那人正是李向梅。

咋又碰上了?

一年多未见,也未有任何交集,这人的恶趣味也该消散了吧?他朝着那边点了

点头,就把注意力转到了主席台上。

会议间歇,李向梅过来和王主任打了个招呼,又和他聊了几句。

“叶抒文,回国后有何打算?”李向梅笑着问道。

“呃,我准备留在部队上,具体去向,服从组织安排……”叶抒文一本正经地说道。

“哈哈……那以后我们还是战友啊……”李向梅打着哈哈,笑道。

“哦,那是那是……”叶抒文推了推眼镜,腼腆地说道。

回国之后,关于他们这批战地记者的去向,上级领导部门也做了妥善安排。

根据自愿原则,想退伍的可以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想留在部队上的,可以在军

区政治部下属的宣传部当干事或者去军报当记者、编辑。

另外,军区还创办了两份军事期刊,也可以从事文艺创作。

正想着,就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军官,迈着大步朝这边走来。到了近前,

他冲着李向梅咧开大嘴,笑道:“李向梅同志,你好!”

李向梅见了来人,抿着嘴笑了起来。

她面带羞涩地问道:“你咋也来了?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叶抒文同

志,以前是记者站的……”

说着,转向了叶抒文,一脸轻松地说道:“叶抒文,这位是战斗英雄赵志国同志……”

赵志国?

叶抒文听过这人的名字,也在报上读过他的英勇事迹,想不到竟在这里碰到了?

看情景,他和李向梅很熟。

这关系也有点微妙。

见李向梅和赵志国同志,说说笑笑。

叶抒文猛然松了口气。

他隐隐意识到,李向梅的恶趣味是再也不会发作了。

以后,见了她也不用再紧张了。

第57章

会议又开始了。

叶抒文和王主任依然坐在最后一排,认真地记着笔记。

而李向梅却偷偷地溜了出去。她和赵志国在林荫小道上散步,说话。接着,俩

人绕着操场兜圈子,一圈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