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讲省城的街道楼房、商店饭铺,还有各色各样的糖果糕点。
临到话题结束时,还会糯糯地来一句:“娘,以后冬娃也要去省城读书,就像大舅
舅那样……”
“好啊,到了秋天,冬娃就要去上学喽……冬娃,进了学校,可得好好念书啊……”
每次,她都要借机引导一番。
娃娃上学可是件大事。
她本想等冬娃再大一点,再送他入校。可算算日子,往后拖一年风险就加大几
分,不如早早入学了事。
再说,冬娃格外聪明,无论是识字还是算数一点都不含糊。上学后,班里的同
学多,也能与同龄娃娃多接触一些,对成长也有利。
说起上学,她就想起了二弟志君。
志君今年考学,还下了决心想去京城。
她知道接下来的十多年里,那地方可不是那么好呆的。搞不好就要去“支边”,
还不如在省城发展呢。
等志君考完之后,得跟爹再提几句。
他若实在想去,报考院校时得注意一点,万不可去读京城大学。那校园里气氛
火爆,天天呆在那样的环境里,头脑想不发热都难。
徐甜甜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操心的命。
无论是家事,还是公事,时时挂在心里。
就拿镇里入股那事来说吧?
因为事先埋下了伏笔,办起来倒是不难,就是各项手续繁琐一些。因为涉及到
公家,需要三方坐在一起开会研究,还需要评估审计。
这一来二去的,花的时间可不短呢。
*
到了七月中旬,商业局那边终于定了下来。
同意虎头镇供销合作社在分厂入股,股份占5%,年底参加利润分配。同时,镇
政府要在税方面给予优惠,在政策方面也要给予扶持。
这事,最终是皆大欢喜。
无论是商业局还是镇政府,都很满意。对虎头镇来说,这也是“工商业改造”的
第一个成功案例,给各家商户们开了个好头。
不过,街上的那些掌柜们倒是一点都不羡慕。
心说,好好的东家不做,偏偏喜欢去当雇工?给公家出力不说,还有啥钱可
赚?这章掌柜不是一向明嘛,咋也犯起傻来了?
一时间,说啥的都有。
章存林对这些一笑置之。
他早就算过一笔账。
他们一家子按月领取工资,那铺子和酒坊的利润也就刚刚裹得住,公家也没占
到啥便宜。不过,从长远考虑,只要靠着国营这棵大树,发展前景可是看好啊。
等到那些铺子关门歇业时,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看不明白。
那章存贵就注意到了。
他在学校旁边,开着个文化用品铺子,下一步也面临着商户改造。
这天黄昏时分,他特地过来,找到存林老哥拉拉家常,攀攀交情。临了,就笑
着地问道:“存林老哥,咱那铺子你也帮着瞅瞅?日后咋个改法?”
“存贵兄弟,这个容我好好想想……”章存林呵呵笑着,故作神秘。
心说,咋改?
他哪懂这个?这事得去问问冬娃娘。她天天读报,琢磨那政策面儿,比家里的
任何人都清楚。
送走了章存贵,章存林就去了后院。
徐甜甜见爹问起,就笑着说道:“爹,存贵大叔可是个文化人,也适合做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