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放暑假,你三个弟弟也都在家。
现在,你这一回来,可真是团圆了。
听到动静,志君和志勇也从屋里出来,向姐姐了问了声好。
徐甜甜和爹说了会儿话,就听到娘一声吩咐,“志和,去把桌子拉开,准备吃
饭了!”
饭后,她听爹说在学校里住的是教职工宿舍,一日三餐都吃大伙。就向爹提起
了,章家爹那边打算去镇子上看宅子的事情。
爹一听,也动了心思。
土改前,他按照闺女的建议在县里悄悄租了房子,专门用来盛放家具等物件。
他考虑着买房子目标太大,就一直没敢动手。
现在听闺女这么一说,似乎可以买了?
只是,最近几个月一直装穷,这贸然去买宅子恐怕也不妥。
不过,这宅子早晚要买。
一是要瞅准时机,二是要有个说得过去的名目。
也唯有这样,才不会引起旁人的关注。
于是,对城里的房子也留起心来。
*
徐甜甜在家,住了整整一个星期。
除了好吃好喝之外,还出去逛了逛。
爹趁着假期,带着她娘俩儿去了一趟县城。
这些年来,还是出嫁前去过一趟,对那点心铺子印象特别深。
如今在街上一逛,感觉特别舒心。
相比起来,这县城和镇子就是不一样,其繁华程度也不同。
冬娃见了,更是稀罕得不行。
嘴里一直哼哼着:“娘,冬娃不想回去了……”
徐甜甜也有点动心。
她想,如果能搬到县城来,也不错啊。
这边离徐家湾也近一些,爹在学校里教书,啥事都能照应着。
只是到了这里,如何生存又是个问题?
虽然爹博学多智,能做些读读写写的事情,可他却不像章家爹那样会做买卖。
对她来说,在未考虑好谋生技能之前,只能一步一步来吧?
临走那天,志和从城里带回来了一份报纸。
虽然是过期的,可家里人还是传阅了一遍。轮到徐甜甜时,心想反正自己已经
识字了,就大大方方地看了起来。
其中,头版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她的关注。
东北边境那边准备开战了。
也就是后续被称为志愿军出境作战,保家卫国的那场正义战争。
算算时间,好像再过几个月就要跨江了。
这可是今年的又一桩大事。
她不由得想到了二哥章启安。
他和嫂子会不会也奔赴前线?
想着那场战争的艰苦卓绝,心里不由得一揪。
但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
她可不想失去任何亲人。
*
叶抒文在报馆里工作,对消息的敏感度非一般行业可比。
东北边境的动向,自然了然于心。
想不到这么快就要开战了?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
可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不应对也不行啊。这时候的他,只是出于一种审时度
势的心理,也未考虑得太多。
对他来说,报馆工作总体上还不错。
每天都很忙,但忙得挺有价值。
他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
每天加班加点忙着审稿、排版,偶然还用笔名写几篇随笔。
可有一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