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方大牛方运却有些担心三字经的未来。他原本更看好西厢记可枕中记大出风头。
这三字经虽好可终究只是蒙学读物没有什么精彩的圣道大义而且才气不会多族学里或许重视但那些大人物未必重视可能需要许多年才能慢慢出头。
“希望能得李大学士推广不然这书可不像通俗那么容易流传。”
方大牛带着周主簿给方运的手令和三字经赶着马车到达文院被吏引到周主簿房外。
进了门方大牛道:“人见过周大人奉我家少爷方运之命送来简信和一本三字经请大人过目。”
“三字经”周主簿虽然不知那是什么却面色一喜立刻快步走过来抢过那叠纸定睛一看冷哼一声。
“这是谁抄写的”
“是少爷让人抄写的。”
周主簿又翻看简信发现也不是方运的笔迹被气笑了。
“你下去吧我会审阅这部书。”
“的告退。”
等方大牛走了周主簿仔细阅读三字经。
方运所编的三字经不过一千五百余字周主簿很快看完。
“简直是怪物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就想不到三字一句对韵简易偏偏却道尽最简单的圣道历史人物天文地理无一不包不深奥却恰恰最适合启蒙和西厢记枕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虽未必能在一国推广但在一府乃至一州之地推广却不难。”
周主簿有认真看了一遍心想:“终究是启蒙读物能否流传或未可知登圣道则机会渺茫。各国文人编了许多启蒙读物能登上圣道的只有千字文和百家姓据还是半圣钦点才能刊载。”
周主簿又拿过方运的简信心里想:“话里有话啊。找德高望重我还差得远。还要沐浴圣道他倒懂规矩我的资格还不够那只能让院君大人注释。哼抢了我的枕中记手稿那这种费力的事就交给你了。”
周主簿带着手稿来到院君堂也不敲门推门而入黑着一张长脸用一种快要死的腔调:“院君大人双甲圣前童生方运自编了一部蒙学读物名为三字经想请德高望重之人传播圣道光辉。我左思右想别人难当此大任所以请院君大人一一注解印发后供方氏族学的蒙童学习。”
“放这里吧。”
话的是一个身穿黑袍的中年人看似三十出头实则已经年近五十。他的眉毛又黑又密如同两把剑悬于眼上哪怕面无表情也杀气腾腾。
这位是江州州文院院君、李文鹰大学士景国太后曾称他为“剑眉公”这个名号极为贴切后来就流传开。
“哼”周主簿冷哼一声把手稿放下一拱手转身离去。
李文鹰脸上闪过一抹微笑伸手拿过稿纸仔细一看发现这字既不是方运的也不是周主簿的脸上的微笑消失。
“人心不古。”李文鹰心里想着仔细阅读三字经。
只看一遍李文鹰就把一千五百余字记住然后闭上眼静静思考。
片刻之后李文鹰再一次露出笑容心想:“这个方运果真非凡连周主簿都没看出来他的真正用意。也罢让我作注扬我文名那我就帮你推广这三字经传遍天下难传遍景国不难。更何况这书虽然对考童生无用但的确是不错的启蒙读物。至于能不能上圣道我也拿不准就和枕中记一并推荐上去。”
“可惜啊不是方运亲笔。他写的枕中记的字非常有韵味值得借鉴或许可以让我的。”
李文鹰刚把手稿放下门外响起邱学正的声音:“下官有事禀报。”
“进来吧。”李文鹰完看向门口。
邱学正面带微笑双手捧着一叠稿纸道:“院君大人您首重教化让我江州学风日浓。卑职刚得到一篇至少是出县的蒙学读物名为三字经乃是府城一位秀才所作虽然文采有限但却最适合教授蒙童。”
李文鹰两条剑眉微微一动随后恢复平静道:“拿来我看看。”
“是。”邱学正弯着腰双手把稿纸呈上。
李文鹰翻了几页和之前收到的三字经一模一样。
“好很不错我想见见此文作者能否把他带来”
邱学正满面欣喜道:“他就在文院我这就把他叫来。”
“快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一位才子。”
“是。”
不多时邱学正带着路膺年走过来路膺年进门后立刻弯腰长揖口中道:“学生路膺年见过院君大人。”
李文鹰微微一笑问:“这三字经可是你所作”
路膺年道:“的确是学生所作。不过在作这三字经的过程中我也曾跟族学的各位老师交流数易其稿才完成方氏族学所有老师也有一部分功劳。”
“方氏族学我听方大眼请了方双甲去族学教书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