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儒道至圣 分卷阅读4

方运轻叹一声:“我刚才过我被彻底打醒了。不过祸兮福之所倚昨夜我见到一位奇人他教了我很多东西以前记不清的都记得以前不懂的也突然就明白了好像是开了窍。”

杨玉环半信半疑地看着方运低声问:“那人是谁”

“他没名字我算是他半个关门弟子如果我不能中进士就不配知道他的名字。”方运深知自己终究变得不同所以就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减轻别人的怀疑。

杨玉环一双美目满是讶异问:“进士当进士才能知道他那他是谁大学士大儒难不成是半圣”

“那我就不知道了。”方运摇头苦笑。

“既然你有名师指点那一定能中童生我回去割二两肉晚上让你吃个够”杨玉环高兴地笑起来她的笑容比春天的阳光更明媚。

“那就多买点买一斤干脆再炖只鸡。”方运心知考不中童生必死无疑多买点就当是最后的奢侈考中了也不会差这点钱。

杨玉环毫不犹豫点头:“那就听你的你是一家之主。”

方运没想到杨玉环不仅人漂亮还这么懂事处处维护他的尊严。在她眼里一天吃这么多已经属于败家可仍然毫不犹豫生怕方运自尊心受挫。

方运心中暗叹:“或许她会在心里只要再累一点、多吃点苦就能把这些钱赚回来。这样的女人怎能辜负。若我能中童生绝不让她再吃半点苦、受半点累”

杨玉环从书箱里拿出一张她今早烙好的糖饼:“我多烙了两张你早上没吃饭现在吃了吧。”

方运接过糖饼慢慢吃起来。

考试当天的饭总比平时好中午要留在文院一边吃饭一边答题饭和水都要自备。童生试还好写秀才试要连考三天吃喝拉睡都在狭的考房里身体稍微出点问题都撑不住。

老黄牛一路晃晃悠悠向城东走去不多时来到文院外。

文院红墙碧瓦绿树掩映在晨光下一片生机盎然。

文院外站着黑压压一大片人有十多岁的孩子还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排成十排逐渐进入文院粗粗一看不下两千人而不排队的家长亲友更多。

方运愣了一下没想到济县人口不到九万人考童生的人数竟然能达到两千。

方运知道古代识字率很低中国古代男人的识字率在10左右到了民。国时期也不过只有15其中有过半还是需要认字的各种工匠艺人士子书生的比例还不到5可这比例在古代各国中已经是最高的古代西方贵族大都不识字大量国家的识字率低于1。

在方运看来济县的童生试一次能有三四百人就足够多了可没想到竟然能有两千人这个数字太吓人。

而济县是下县一年也只能录取五十个童生

方运心中惊讶没想到自己看了童生试的激烈程度。

方运很快记起圣元大陆的人口密度远高于中国古代。

县府根据富裕程度分上中下而济县是下县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可因为有才气的存在平民只要不偷懒都饿不死方运和杨玉环就是最好的例子哪怕只是两个孩子也依旧能养活自己甚至能勉强供一个人读书。

圣院大陆的县令等部分官员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助农。

雨少了当地官员就要举办“祈雨文会”召集当地有文位的人做祈雨的诗词文章如果诗词文够好才气引动天地元气那么就会下雨。

如果当地的士子祈雨失败或者天气实在太旱那么官员就要准备“文宝”和“圣页”等物消耗才气书写古代名人的名篇祈雨。

雨多了就会举办“止涝文会”遇到蝗灾就要举办“驱蝗文会”少不得要作驱蝗调、灭蝗曲。

诸如此类文会不胜枚举。

正是才气的功劳这里的粮食产量远胜于地球古代养活更多人再加上文位的吸引力许多人勒紧腰带也要供孩子读书所以一县童生试才有这么多人。

“这里才气是第一生产力。”

方运心里想着被杨玉环搀扶下车。

附近的考生纷纷看来认识方运的不多但江州西施的大名人人都知哪怕没见过她此刻也能猜到因为杨玉环太美了。

许多人蠢蠢欲动可惜即将开县试不能节外生枝他们只好压下才子会佳人的念头。

杨玉环从被人看惯了眼中浅浅的羞意一闪即逝然后毫不在意地扶着方运替他背着书箱。

众人更加羡慕这女人真是太贤惠了恨不得自己变成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