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五月份了。时不我待。
湖山乡日常工作。有王爱军在。早已打理顺风顺水。
湖山乡水田有种双季水稻的习俗。今年自然都种双季水稻。没种水稻的。也都种了其他的东西。只那些旱的却依然有不少空着。特别是搭了大棚的这几百亩的。大棚依然放着没拆。这大棚到底是继续种菜。还是拆了算。各村的打算都不一样。
“楚平。我可是和各村的支书说。你一定会回来当乡长。他们才没急着拆大棚的。”分配好工作的第二。楚平就和王军就下乡了。到几个村去跑了一趟。把最重要的事情立马解决掉。
“大家被白一丁这犊子害惨了都要一股脑拆了这害人的大。”王爱军站在坤平村大前。心情很是纠结的说。“要不是三兵支书及早和我说。只怕他们都已经拆了。”
西蓝花收了之后。二个试点种西蓝花的村民算了一笔账。如果不算投入的劳力。还能赚几百上千块钱不等。如果这劳力钱也算进去。那就只能基本保本。还有就是赚了一些次品西蓝花吃几顿。至于其他的只怕就是赚了一些累。
“这白一丁老犊子和卖钢材的肯定是赚饱了。”各村的村民和支书都这样说。有几个民风彪悍的村庄。都联合起来到县委告状去了。县纪委也开始着手调查。周书记却接到千秋的电话。
“小周啊。改革。改革嘛。有些学费总是要交的。我看种西蓝花的村民也没赔钱嘛。”谭千秋打着官腔说。“虽然事情没办好。但我们的干部还是想带领农民富嘛这种法是好的。只是形势没估计对。工作水平不够对市的凶险认识不。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些。就否定一个干部。那以后还什么干部敢革。敢摸着石头过河?”
“总设计师都说了。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谭千秋继续说。“既然是试验。就成功和失败这两种情况我们虽然支持成功者。但也要鼓励失败者。你说是吧?”
当然。谭大官人还聊了一些其他的。比如扯到了纪委正在调查西蓝花大钢筋和混泥土的情。比如扯到了周宪国以后的发展比如南湖县的下一步工作等等。
挂了电话。周宪国磨了谭老板电话中的意思。和诸葛碰了一下头。又找白一丁谈了一次只的让纪委不要立案调查。但也狠狠的训了白一丁一顿。
农户们见告状也告不倒白一丁。就想拆了大棚。把钢筋什么的弄下来。还能去卖点钱。
赵三兵发现这个苗后觉拆可惜。当初可是花了大价钱建起这么好的大棚。留着还可以继续种大棚菜。
赵三兵一说。差点被村民们的唾液淹死:“你是赚发了。我们却是亏本了。这大棚拆了还能卖点钱。今年要是还种只怕连老婆也要嫁了才能还亏本的账。”
没有办法赵三兵只好搬出楚平:“我们赚钱。不是楚乡长,子准当初谁叫你们要改种狗屁西兰花。我告诉你们。王乡长说。这白一丁老犊子迟早要滚蛋。楚乡长还是回来当乡长。不过这次可是正乡长。我可还等着他指导种大棚菜发家致富呢。大留不留着。你们自己作主。省的又像去年那样。我帮你们作主了。后来反悔怪我。最后你们都反了。没赚到钱。又来怪。话我说到这里。拆还是不拆。你们自己作主。别到时候说我没提醒你们。”
听说楚平要回来当乡长。坤平村的村民就都不拆大棚了。眼看着赵三兵他们几十家种辣椒发财了。他们能不眼红吗。这做好的炉灶。只要等楚乡长回来开火。你赵三兵能赚钱。我赵五六也不傻。就算赚不了你那么多。亏本总是不会的。
就这样。在赵三兵和王爱军一汇报。王爱军也觉的这么好的大棚拆了可惜。反正现在的里又不急着种庄稼。不如等五月初楚平回来了在听听楚平的意见。
王爱军将十二个试点村的支书村长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当然说的就是这大棚拆不拆的问题。一问。这情坤平村一模一样。大家都嚷着要拆。这些村长村支书毕竟是有头脑的人。觉的这事情是乡里统一建的。不拆还的听听乡里的意见。所以就暂时阻止村民拆大棚了。不过也有几家不听话心急的自个拆了起来。连钢筋都拉着卖钱了。
“王乡长。你不是说楚乡长从特区回来就来湖山当乡长吗?”赵三兵是想从王爱军这里到个确信。自己在村民那里吹了牛。让王爱军把楚平拉回来才是。“我们村的人听说楚乡长要回来。都不拆大棚了。要继续种大棚菜呢。王乡长。这楚乡长到底回不回来?”
“楚乡长要回来?”赵三兵这样一说。这底下十几个村长支书就嚷开了。“楚乡长回来了。我的大棚也不拆了。三兵哥。我明年跟你种辣椒。妈的。去年忙活了一年。今年指望着你和楚乡长让我们赚点钱。我这老棺材本都在这大棚上面
大家不停的在王爱军耳边呱噪着。这王爱军也还真没有把握让楚平回来。诸葛县长可是想留他在县政府办当主任。不过这帮村长书记这样噪。王爱军这才有了主意。这才有村支书们联名要求楚平回湖山乡当乡长这一段。
现在楚平真的回来乡长了。那些大棚到底拆不拆。就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件大事情。
“楚平。昨天是表面上的分工。”王爱军从大棚里出来。和楚平走在田间。看着长势不错的水稻说。“我们今天一边看。一边扯扯乡里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