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不碍事不碍事,来了不认认我家!
路人:下次,下次!
主人(看看天):这时候了,说什么也要吃了饭再会呀!
路人:不了,不了!
主人:吃了饭再回去,不碍事!
路人(略显犹豫):不了,不了!
注意:我们这里的规矩是让不过三,也就是不要让过三次。而那男人为了显示真诚,再四劝让,结果是路人真的留下吃饭,吃罢饭海阔天空胡聊,本来二人早已厌倦,但为了面子还是维持着,一大没一搭聊着。临近黄昏的时候还有虚让,客人承让不过,又再次留宿。第二天还要再让,被主人的妻子气愤不过,终于撕开面子打发走了客人,夫妻为此大打出手。
跑题了。我小时候学习不好,总是“跑题”。不但“跑题”,还时常“跑毛”,大多因为父亲让我跟着“跑”的缘故!
就这样傻乎乎没心没肺地“跑”了几年,没有得多一次学校的奖状,我甚至不记得当过少先队员。头一批大约年龄小学习不好的关系,自然当不了少先队员。后来几批也没有我,大约依旧表现不好的缘故,大约后来的后来因为升年级交替老师,大约老师也把我忘了。一直到四年级的时候,乡里有人来学校视察,学校郑重地通知全体同学佩戴红领巾,因为我不是少先队员,所以坦然地没有佩戴红领巾。当老师巡视队伍的时候,发现我没有佩戴红领巾大光其火准备对我兴师问罪的时候,我连忙嗫嚅地说明原因。老师先是惊讶,后来连忙找来一根给我,我很坚决地摇了摇头。老师见势不妙,不由分说把我拉进他的办公室锁了起来,并再三警告我不得让领导发现。于是,我第一次走进老师的办公室。
在小学生眼里,老师还是神秘的字眼,老师的办公室也是神秘的地方。那时的孩子总是击破小脑袋也想看一看老师屋里的究竟。但老师总是故意制造神秘似的,一下课进了屋就关闭房门,只有可爱的课代表可以出入 其中,所以老师房间总是让我们这些傻傻的男生有一股神秘感。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
其实,那时因为贫穷,教室和老师办公室都没有玻璃,甚至连起码的塑料布都没有,只有木头制作的窗棂和几根铁条而已。每到冬天,老师就发动学生砍下一些柳树杨树的枝条,编织在铁条上,外面在沪上一层厚厚的泥。于是整个教室就暗无天日了,即使是白天,也要点着煤油灯学习,前面介绍的烤芝麻就是这时候的最有趣的活动!
老师的办公室情况好一点,总是用砖头垒筑下部,上部定些塑料布,这样透光好些。我现在所在的老师办公室就是这样,两张床,两张桌子,两张椅子而已。桌子上是几本书和一些作业,比较神气的就是老师办公桌上的一个木制的墨水盒,恰到好处地放着一蓝一红两样墨水,插着两只蘸笔!
小时候,女生最爱写的作文就是“老师屋里的灯光”,女生用最富余想象的语言写道:
灯光下,老师还在自习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灯光下,老师的背影是那样雄伟,那样伟大!老师屋里的灯光,照彻了茫茫暗夜,也照彻了我幼小的心。
后来,当了老师的我知道,老师屋里的灯光,并不都是勤奋地备课或批改作业,有时候也可能是喝酒聊天以及其他。
那天我在老师的屋里窝了许久。因为害怕被发现,我只能躲在门后静听外面的锣鼓声,同学们的欢迎声,后来不知不觉地蹲在门后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
那时因为没心没肺也没什么羞耻,只是黑天黑地的玩,甚至忘了吃饭。好在我是家里的独子,母亲总是要惦记的,常常走街串巷地吆喝着我的小名,直到把我找到。那天母亲嘶哑地呼唤我了许久,找遍了我的许多玩伴,都没有人知道我的消息。那时父亲又外出做活娶了,姐姐到邻村上初中去了。后来母亲只有央求大队支书,求他帮助寻找我,支书于是开动了喇叭,要求村民帮助寻找。我的老师才蓦然想起关在他屋子里的我。
原来,活动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老师就直接放学,径自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