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一箭三雕 第13章:秘密探 二

自己误杀吕伯奢一家,说不定真的被世人流传下来,或者被吃饱了无事可干的无聊人给载入野史书籍,那可真毁了自己精心营造的好声誉。家父生前只有蔡中郎和吕伯奢这两位好友,误杀吕伯奢一家的大错能不能在蔡中郎身上得到补救?

可蔡中郎已做古去了。

蔡中郎做古了可他还有女儿呀,不像吕伯奢,全家被自己杀得一个不剩。况且,蔡中郎这个女儿又是我曹操心中的惦挂。

家父生前的两位好友子女,只有蔡琰一人生存在世,还被胡人强行掳为王妃的。不管她现在生活的是幸福和美,或水深火热,被掳去为妃,总归不是自愿的。现在的曹阿瞒已今非昔比,特别这次横扫乌桓之后,他南匈奴不是也派出使者向我称臣贺喜了吗。

这真是天赐良机,误杀吕伯父全家的遗憾,就拿蔡仲郎的女儿来弥补。

刹那之间,曹操心中诞生了一个不可告人的妙计。于是,他激动的问阮瑀:“胡人使者可曾离去?”

阮瑀如实禀启:“丕公子令卑职回京师为南胡使者准备回礼,周典客和路祭酒正在邺城打理交接良驹和毛皮事宜。”

曹操很迫急:“速传本公急令,让南胡使者右贤王快马来京,本公要召见那使者首领。”

阮瑀领命离去,曹操早已是心潮澎湃,坐卧不安,起身踱步不止。

这样的结果使曹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谁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定,那就是向南匈奴赎回蔡琰,一定要赎回蔡琰。

尽管是冷冬,曹操的心上却有春风拂过,他隔窗望着遥远的虚空,被春风拂过的心儿瞬间飞上九天——他很为自己这个想法而得意自鸣。

这当下名士,几乎都是昔日蔡中郎的得意弟子,赎蔡琰回来,也彰显本公仁义,更能凝聚人心,当然也能了却自己多年的惦记。

赎蔡琰可以弥补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愧疚,可是彰显仁义,凝聚人心,可以了却多年的惦记。这真是一箭双雕的妙计呀……不,是一箭三雕,一箭三雕的妙计。

赎回蔡琰,既然有这么多好处,可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南胡单于若不从呢?哼!对方若不从,就将对方来扫平,就像扫平乌桓一样把南匈奴来平定,本公倒要看看,到底是一个汉家才女重要,还是你南胡的疆土领域贵重,不信你呼厨泉不把蔡琰交。

小小的南匈奴,不会为了一个女子而招来一场灭族之战争吧。这没有什么不妥的,纵观史书,强大的国家都发生过恃强凌弱的事情,又不是我曹操开天劈地第一回。

史书上有车,后面就必须有人依辙而行。

历史上那些英明之士能恃强凌弱的欺负小国,我曹操为何就做不得,况且,这并非初次欺凌弱族;况且,这又关乎着本公永垂青史或遗嗅万年的史册留名。

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曹操有了赎蔡琰的决定,接下来,他开始谋划用什么理由来赎她了。当然,如果恃强凌弱,硬上弓,可以找出一万条理由。但要用外交的手段去赎,这赎的理由必须合呼礼仪法度,必须冠冕堂皇,必须让全天下的人都觉得合情合理,就是载入史册后也让后人无法看透其中的玄机。

一时,曹操的心念如闪电般转动。转来转去,很快就转出了赎蔡琰的理由。并且,这个理由很冠冕堂皇,连他自己也深为这个理由而欣喜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