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拟什么罪名杀呢?若她真的下了杀手,就是平息了叛乱,将来也要被言官参奏,落下个嗜杀之名。
陆启方见她沉思的样子,笑道:“这事旁人或许做不得,但你却做得。”
郭文莺睃他一眼,心说,老狐狸,这不是明摆着叫她把东南三省的官都得罪光了吗?横竖她也坐不了多久这个钦差位子,这事做完后一走了之,与他,与封敬亭可都没什么干系。
她咬咬牙,“行,先生拟名单,到时候咱们按名单抓人。”
陆启方摇摇头,苦笑一声,看来这丫头是不想放过他了,临死也得拉他个垫背的不是?
两人说着话,听到外面管事禀报,说是永安侯到了。
郭文莺大喜,忙跟着陆启方一起到外面迎接。
永安侯今年七十有八,身子骨并不怎么结实,被人搀扶着,每走一步都咳一声,走得甚是艰难。他这把年纪,能赴约而来,绝对是极为不易的。
郭文莺心里感激,多少也有些后悔不该把这老爷子牵扯进来。这么大岁数了,万一有个闪失,她愧对爷爷的在天之灵。
她几步迎上前,恭恭敬敬行礼,“晚辈郭文英,拜见老侯爷。”
秦叔敏微微颔首,“你就是送信物那孩子?”
“是,老侯爷请进去说话。”她迎着他进了后面花厅,此处无人,正方便说话。
扶着秦叔敏落了座,郭文莺立刻伏倒在地,行了叩拜大礼。
秦叔敏微觉诧异,“你是郭家的孩子?”
“是。”
“郭昭的亲孙子?”
郭文莺微有些犹豫,不过还是道:“祖父正是郭昭,那信物也是当年文莺满周岁时,祖父亲赐的,不过文莺不是孙子,是孙……女。”最后一句,她说的甚是艰涩。
秦叔敏大惊,他与郭家的关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老国公在世时尚算亲密,后来与郭昭关系最好。郭昭虽大他十来岁,却从小对他极为照顾,他的功夫就是郭昭一手教的。
只是郭昭去世之后,他有些不齿郭家后人的所作所为,便有意疏远了。这些年虽然没过多联系,但曾经的救命之恩还是牢牢记在心里的,所以一待郭文莺的信物到了,便毫不犹豫从颍州来了。
只是路途遥远,他身子又不好,小病了一下,所以来到时便有些迟了。
不过,孙女?郭家的孙女怎么在朝为官了?
郭文莺轻吸口气,开始一五一十的把她的经历说清楚,从祖父死后开始说起,傅莹是如何陷害母亲,郭侯爷和祖母又是如何袒护,自己又如何被诬陷是个不祥之人送到农庄,后又如何结识了封敬亭,随他到军中立了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