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江承紫兀自在想别的事,也就答应了云歌。
云歌很是高兴,说这一趟来这里来对了。江承紫想到墓黎的事,便随口问:“云歌,你在宫里走动,可知晓宫里谁酷爱兰花?”
“兰花?”云歌仔细想了想,回答说:“到底多少人喜欢兰花,我不知。不过,淑妃和皇后是不喜欢的。陛下似乎喜欢,还有没有别人,我就不知了。”
“陛下喜欢兰花?”江承紫一惊。
如果水磨亭花圃的那个老把式跟墓黎一事有关。那么,这位经营水磨亭花圃多年的老花匠绝对不是为了对付她杨氏阿芝而存在的。他一定是为了对付别的人,这次不知是谁人的意思,顺带对付她杨敏芝而已。
“对啊,陛下喜欢兰花,甘露殿里有兰花,太极宫中很多兰花。”云歌回答。
江承紫没再说话,只觉得事情越发复杂。
时夜,月如钩,云歌吃完一大盘油炸虾米和酥肉后,又吃了一些木耳菜叶,尔后很是满足地躺在江承紫为它准备的小床上,盖上柔软的小被子睡下了,不一会儿,还打呼噜。
江承紫则是坐在书桌前静静地梳理这几日的所见所闻。她拿了炭笔在清江白上列出了许多可疑的事与人,找寻其中的共同点,要点。
最终,她确定,明日一早就去一趟水磨亭花圃,亲自瞧一瞧那老把式。她虽不会读心术,但相由心生这种事可是以前在部队的必修课之一。
第六百五十九章做还是不做
下了三日三夜的暴雨终于停了,夜色茫茫,新月如钩。
三日三宿,不眠不休的帝王以及朝中大臣总算松了一口气。李世民听完那些监察少年连夜赶回来的报告,心情颇好。
虽然这一场暴雨来得迅猛,下得又久。但从去年开始,工部就着手各处防汛工程,并且按照格物院的建议,在每一处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做出所谓应急预案。这应急预案包括划出安全的灾民安置点,储藏食物,以及能快速修复河堤的沙袋材料。同时,重新调整驻军,对附近驻军配备救灾器具,培训救灾常识。而且这些军队都是由年轻的将领来率领。
这一系列的举措推出,在这一次来势汹汹的洪涝中经受住了考验。酒尽管渭水还是决堤了,但程怀亮带领的军队完美地执行了救灾任务。
各地的灾情都被控制住,工部总结:再过三日,不再有暴雨,就可以着手为灾民重建家园。
李世民很是满意地点点头,对那些新晋的监察少年说:“在此次救灾过程中涌现杰出人物,不管民间的还是军队的,亦或者是地方官员,皆上报上来,朝廷要树立典型,进行嘉奖。”
“是。”监察官员们齐齐回答。
尔后,这些年轻的监察官员将发生在自己监察区域内涌现的杰出人物一一列举出来。李世民听得满意,不过听到渭水决堤,第一时间组织救灾的并非程怀亮,而是柴世子时,他很是惊讶,问:“柴哲威不是跟随他父亲在军中?如何在渭水河畔?”
那位少年监察者很激动地说:“回禀陛下,不是柴哲威世子,而是柴氏二公子。他当时带着人在渭水河畔的几个村子跟村人协商种植蘑菇的事。雨势越发大了,柴二公子认为几个村子不安全,就通知了当时在渭水边监察水清的骁骑将军程怀亮。程将军将村人安排到安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