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今年二十,刘春二十八,一个在北京国子监坐监,一个在南监,都是极年轻有为的才子。
等尹直答了宏的身份和两人的年纪,他身边的覃太监便连声恭喜天子,贺天子与朝廷得了三位天姿卓越的少年才子。高太监也不甘人后地说:“今日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的年纪相比较,是越年少的越有高才,可见我大明学子一代更比一代强,往后必当是满堂俊秀,更胜于□□【太祖】年间。将来这几位少年进士正可辅佐皇爷七八十年,尽一身才学报答今日皇爷录用之恩。”
天子虽然已不在意当多少年皇帝,倒也叫他逗得心情好转,点了点头,温声安慰刚被他晾在殿中丢了面子的万首辅:“今科,先生辈,可谓得人。万先生,读卷,尤佳。”
万首辅重重低下头,拱手逊谢,把一腔复杂心绪都掩在高朗的谢恩声中。
第201章
四位考官心情复杂地退出奉天殿,两位司礼太监倒都勤勤谨谨地为天子忙起了这桩三年才一度的盛事:
先是亲自督责制敕房中书舍人按着考官们议定的顺序填皇榜、写传胪帖子,待贴子写好,又赶着叫中书舍人将帖子送去鸿胪寺。一边又传来尚宝司卿在填好的皇榜上用了印明日传胪,就要将它张挂在城墙外,显耀那些进士们了。
鸿胪寺亦按着贴子通传中试举子,派人引他们到国子监领新进士巾服,准备明日行礼。
三月十八才是发榜正日。一大早锦衣卫便于庭内张设仪仗,教坊司呈上雍和大乐,百官各着朝服列于两侧,鸿胪寺卿于殿内设案。翰林院诸学士捧出皇榜,交予首辅兼礼部尚书万安,再由万首辅转放于案上。
三百五十名举子在宫中换上深蓝滚青边的进士巾服,由会元崔燮打头领着,随鸿胪寺官员至殿内站班,等待传胪大典开场。
崔燮站在众举子之首,视野开阔,能看见身着甲衣在殿里值班的大汉将军、执仪仗的绯衣校尉、捧案的鸿胪寺官、站在文武班前的几位学士……不知为何,他仿佛感觉到几位学士一眼一眼暗暗一睃着他,神情都不大好看似的。
不过这些对他甩脸子的,给他的威胁感倒还小些,胜过那些一脸慈祥喜爱,恨不能招他当女婿的。
大明朝的婚事自来是翁婿两人看对眼,甚或是两个亲家看对眼就能定下,完全不考虑被包办的对象高不高兴。崔燮如今是有家室的人,而且是经过十多年新时代思想教育,只想搞一夫一妻的人,可不想随随便便被谁看中了提作女婿。
可他一个进士,一个榜中最年轻还未婚的进士,往后这种事恐怕是难的,还真得多留个心眼儿挡一挡。
他正自转着念头,殿内乐人已奏响韶乐的庄和之音,天子于乐声中,在导座官引导下御临奉天殿,高踞御座之上看着这批自己新选□□【拔出来】的少年进士。
三鼎甲皆是年少清华的才士,最年长的探花也才二十八,正是最神健旺、神采飞扬的年纪;榜眼才只二十,容貌端正,小小年纪就有股沉稳庄重的气韵,信是能任事之人;而状元就更不必说,相貌本就俊秀异常,今日又因中得两元的大喜而神焕发,越显容光照人,满殿挑细选出来的锦衣卫竟都比不过他俊秀!
不愧是他亲手调教,亲自从诸多举子中挑出的状元,单凭这好相貌就足以列身殿上!
天子满意地多看了崔燮一眼,仍不说话,默默看着殿下新进士们在赞礼官指挥下再四伏拜。而后有传制官跪请传制,他才轻启天音,简单说了一声“可”,传制官便转到丹陛下候传。执事官举榜案至丹墀御道中,宣称“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