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325

科里博士认为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只不过从那以后,科学院供应的水果都是削皮切块的。

科学家们举止古怪,行为疯癫。大部分的人喜欢那种在艰难中拨开重重迷雾,揭开上帝所出的谜题之后的快乐劲儿。也有一部分人希望成为权威,被全世界鼎礼膜拜,快来看啊,我多么牛x。上帝老大我老二。

为了树立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抄袭也是有的。

牛顿在1671年写了《流数法和无穷级数》,这本书直到1736年才出版。

牛顿在这本书里指出,变量是由点、线、面的连续运动产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认为的变量是无穷小元素的静止集合。他把连续变量叫做流动量,把这些流动量的导数叫做流数。

牛顿在流数术中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已知连续运动的路径,求给定时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运动的速度求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积分法)。

德国的莱布尼茨是一个博才多学的学者,1684年,他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长而且很古怪的名字。《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

就是这样一篇从标题到内容也都颇为含糊的文章,却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已含有现代的微分符号和基本微分法则。

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第一篇积分学的文献。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符号学者之一,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远远优于牛顿的符号,这对微积分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后世几百年来延续使用的微积分通用符号,就是当时莱布尼茨心选用的。

一门科学的创立决不是某一个人的业绩,他必定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后,在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基础上。最后由某个人或几个人总结完成的。微积分也是这样。

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是自己独立研究,在大体上相近的时间里先后完成的。

比较特殊的是牛顿创立微积分要比莱布尼茨早10年左右,但是正式公开发表微积分这一理论,莱布尼茨却要比牛顿发表早三年。

他们的研究各有长处。也都各有短处。那时候民族自豪感,关于发明优先权的争论竟从1699年始延续了一百多年。

最后科学界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微积分是布莱尼茨和牛顿共同发明的。但是有阴谋论者说,这种结论是科学界向两位大佬妥协的结果,他们两个人,必定有一个是抄袭者。

……

太阳已经落在地平线之下。其实更早一些时候,它就被上海滩层叠的高楼淹没起来了。一盏盏星星在天幕上亮起。一盏盏明灯在高楼里亮起。

张美溪站在平安科学院三层办公室的窗户边,看窗外的风景,白色的宽大实验服遮盖了少女窈窕的腰身,只留下一个代表权威的背影。

科里夫妻站在她身后,也顺着她的视线看向窗外的风景。科里太太忽然惊叫:

“天呀,你们发现没有,今晚的天空是红色的!”

八点到十点,这是入夜之后最喧闹的一段时光,天地都是一种淡然的酱红色。

“还,还真是红的,上海一直是这样的吗?”

科里博士嘴唇抖了抖,他太忙,以至于不记得以前的天空是什么样子了。

张美溪笑:

“并不经常这样,只是偶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