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沉默的救赎 分卷阅读55

他拨通电话,边走边打,去了阳台上。

过一会回来,他把手机扔到沙发上,对左忱说:“下个周他们会找一天过来,到时候正好是郑邻的生日。”

左忱说:“行。”

话落她站起身,问苏惊生:“晚上想吃什么。”

苏惊生看着暗下去的屏幕,慢慢说:“……我什么都不想吃。”

假期对于苏惊生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他没有一天在休息。初一课程马马虎虎结束,初二预习课,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化学式的变化。

何枝教了他十几遍,可他连最简单的化学公式变项都解不出来,偶尔的时候他能直接猜到答案,但他不知道应该具体怎么做。

数学方程式也是。

何枝努力了半个月,最后用很遗憾的语气通知左忱,“对不起,我的教学方法不合适苏惊生,他可能有很好的直觉,但理科方面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引导。”

左忱只说了谢谢,和辛苦。

左忱自己是个纯理科生,所以假期里剩下的几天,她自己拿起书教了苏惊生小一周,彼时郑邻的生日已经过去了。

苏惊生很听话,但短短几天左忱就明显感觉到了何枝说的对,他实在没什么天分。

需要背诵和套公式的地方他都解的不错,可一遇到难题苏惊生就不行,他像在大雾里的幼鹰,能隐约看到远处终点的提灯人,可他看不清道路。

苏惊生很沮丧。

“左忱,”他问,“我是不是永远学不会了?”

左忱想了一段时间,对他说:“也不是。你只是……缺乏社会经验。”

苏惊生没有明白社会经验和解数学题有什么关联,但他也没办法问左忱了。

他开学了。

苏惊生转到北京另一区一所教学条件相当好的初中,学全,24小时有老师值班,可以自习到晚上11点,也可以5点正常放学。距家稍有点远,不过上下学有校车接送,送到家门口的那种。

办转学时,左忱告诉他,这所学校是包含在那三亿中的一部分。

“这所学校无论什么样的待遇,对你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

“……”

苏惊生很难说清自己的心情,但他仍旧鼓起勇气去上学。

总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他想。

事实竟然也果真如此。

除了左忱开始常常不回家,一切都在缓慢地,缓慢地变好。

他在新班里上了小半个月的课,小考过后新选班委,他被推成了英语课代表。

苏惊生从没担任过班级职务,事情做得乱七八糟,有次在办公室里得作业撒了一地,学委看见了,帮了他一把,一来二去,两人关系近了不少。

月底第二次小考结束,有同学来问他借作业抄了。

等学完岳阳楼记,他的文科作业已经能在小晚自习转一个圈,下了才能拿回来。

苏惊生脸上的笑多了,郑邻和窦处得也很好,两人经常约他出来玩,偶尔,他也能带自己学校的朋友,四五个人出去唱歌。

如同一本小说,高潮连高潮的间隙如果被琐事拉长,激烈的情感就会渐渐平落。苏惊生的憎恨与憎恨间添杂了太多柴米油盐,太多ktv,完善的复健,太多欢笑、顺遂和日趋稳定的性别认知,陈伤从不会轻易被平复,但它终究会渐渐缓和。

细节。

生活的细节,舒吻少年人的伤痛。

所以当苏惊生偶然在十字路口发现左忱时,隔着一个红绿灯,远远的,他无法克制地觉得喉头窒息。

苏惊生已经有小半年没能很完整的见过左忱了。她总是早出晚归,苏惊生不知道她在干甚么,他很想她。

可即使等到深夜,最多就是等来额头上一个亲吻,和低哑模糊的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