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分卷阅读356

与姑爷日后好相处,让人见两面?”

真是明理的孩子。贾赦越看小儿子,越是顺眼:“难为你想得明白。其实父亲是有苦衷。那日太上皇急急地把我叫进宫里,说是礼郡王已经求到了他老人家头上,说的还是庶子的庶女。好孩子,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是因为你们只兄弟两个,所以你自己的用度、学业,比你哥哥不差什么。”

“可是别人家,多有把庶子养废的。偏那礼郡王的庶子,就是养废的一个。他那个庶女的教养,更是可想而知。要不他与皇家血脉越来越远,父亲何必拦着,不过是不想你日后让妻族拖累了。这也是父亲为何不选官职高的工部尚书家的女孩,却选了你哥哥同级的左侍郎家女孩的原因。”

贾琮咧嘴一乐:“父亲放心吧,听说父亲给我定的人家,时先生就已经说过了。”

贾赦给人一巴掌:“不早说。”带人向内宅而去。

第279章

没过几天,京中及直隶各州府,出现了许多小乞儿,见人就送一种名为报纸的纸。上面分了好几块,密密麻麻地印满了字。里面有一点政令,大多还都是家长里短,甚至还有知名的儒生近期所著诗文。

白给的东西,接到的人都没有什么反感。就算是不识字,还能用它包东西不是。略识几个字的人更喜欢,因为那上面的东西大都能读得懂。他们平日会的那几个字,也能磕磕碰碰地读懂不说,念给身边的人听,得到大家敬佩的目光,自觉脸上有光。下次不用那些小乞们递,自己就远远地让送一份过来。

而那些正经的读书人,也愿意看看知名儒生所著诗文,聚到一起时不时地讨论一番。要是有人不知道报纸上最新的文章,会让大家共同鄙视,认为此人孤陋寡闻。所以好些学子与读书人,自然要每天早早地把当日的报纸搞到手。

习惯是人恐怖的东西,它能支配着人,将一种行为当成必然。就在大家已经习惯了报纸存在的时候,有儒生在报纸上谈起了赋税的问题。

就有人在下一天的报纸上与那儒生争辩,不是老百姓不爱交税,而是税一年比一年重。大家饭都要吃不上了,哪儿还有钱交税。至于朝庭没有加税,可是大家的税却为何增加,儒生自己也不知道。也不敢揣测是不是地方官私自加了税额。

又有人在第二天的报纸是揭露,各地的官员都是好官,是为民办事的官。可惜田地虽然没有挪地方,可是它们的主人却已经变成了不用纳税的士绅。朝庭是没加税,可是它也没减税不是。没加没减,交税的人少了,那大家的税银可不就增加了。

群情哗然。

这个时代的人,有点钱最先想的就是置地,不管是做官的还是跑小买卖的,都是如此。尤其是下层百姓,几代人苦巴苦攒地才能买下二亩地,一年的入却还要给别人交税银,是个人也不愿意。

好些读书人也是如此。别忘了,他们只是士,不是士绅。称得起士绅的,至少家里祖上有人做过官,还得耕读不辍,诗书传家,每一代里至少能出一个举人以上的功名。普通的读书人,好些头发花白了,还只是个秀才,可惜,秀才不税。想税,至少得举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