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家子的为官路 分卷阅读435

不过有叶君书压着,总算没敢太过分。

期间叶君书和其他几位同僚又去探望过几次。

吴尚书已经在好转,但终究伤了元气。

不过大家打注意力很快就转移,科举在即,再多的勾心斗角也为之一缓。

叶君书虽然没有掺和到这次科举中,但是家里有两位考生,叶君书自然十分关注。

以他如今的资历,去做县城府城的考官之一还可以,但是会试的考官还不够格。

叶君书和温毕华都经历过一次会试,流程没有变动。

待报名之日到来时,早早排队报名拿到号,随后就安心复习功课等待会试到来。

李的身体已经休养好,亦开始回军营。

不过到底孩子还小,李放心不下,基本每天都会提前一点时间回来。

叶君书则开始打听这次会试考官人选。

这次主考官倒没有像上一届那样,久久定不下来。

报名刚开始没两天,就定下考官了。

这次的主考官,却是叶君书的老熟人,翰林院掌院学士明鹏展。

叶君书曾在他手下做过事,对他自然了解几分。

而副考官中,一位是户部右侍郎盛文柏,一位是叶君书不认识的。

叶君书倒没想到,盛文柏竟然被选上去。

这无疑是为他争选户部尚书多添一笔优势。

而更让叶君书意外的是,邓鸿远竟然也在同考官的名额中。

自去年怀川一事,邓鸿远就沉寂了下去。

盖因四殿下的关系,泰安帝并没有对邓鸿远做出惩处,只是冷处理。

不过因为明家,这次机会将功赎罪了。

叶君书心思转了转,就想到这层。

想来也是,邓鸿远本人的才能是有的,而且还是坚定的大皇子党,就这么被放弃就可惜了。

借由这次科举起复,到时就更好安排职位了。

当务之急,还是需要给家里两个考生做个考前培训。

如果他们足够优秀的话,倒不用取巧。

叶君书这段时间着重考校他们,对他们取得的的名次做了大概预估。

如果发挥稳当的话,温毕华必定是榜上有名,而叶君致就有些不确定。

如果这一届的考生总体水平一般的话。

明鹏展的文风偏好华丽,叶君书试着让两人练练辞藻华丽的文笔。

可能是物以类聚,也受了点他的影响,温毕华和叶君致的文风都是比较朴实。

想要脱颖而出,如果实力不够,只能取巧了。

叶君书教着练习两。

两人练了一阵,叶君书就区别对待了。

叶君致到底不擅长这类风格,倒不是写得不好,只是相对于擅长的文风来说,还是以前的文风更吸引人,更有优势。

温毕华到底年长几岁,以前也是联系过多种文风的,他可以写出既华丽又有内涵的文章,叶君致就发挥不稳了。

到底是朝廷内外万千学子瞩目的盛事。

今年的气候没有相差很大,虽说还有些寒冷,但已经稳步升温。

倒不像当年叶君书会考时变幻不定,不过以防万一,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好。

会考到来那天,叶君书虽然没有亲自送,但也让手下人送到考场门口,待人全部进去,考试开始时才离开。

待第三天下午再来接送。

叶君书难得有些焦虑,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叶君书家的马车将两人接了回来,他们的脸色尚可,叶君书也没多问,让他们休息好,迎接接下来的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