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六零甜丫头 分卷阅读478

这导致有的地区,尤其是远离二三线城市、家里没有后门关系的城市居民们,居民们以为这是出于政策宣传的需要,说说大话而已,未必当真,彼此都在观望。

起初,只有“家庭成分不好”、“家庭有成员犯过错误”的学生们,被街道主任聚在一起,举办什么“上山下乡学习班”,每日都把他们叫去开会学习。

而且,不许任何国营单位留他们,直到他们答应去农村,才算学习班毕业。

紧接着城市里,诸如上京,开始强硬实行政策。

一开始比较人性化的。

学生有重病、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困难、父母需要照顾的城市青年,都可以申请留在父母身边,被送到工厂里面学徒,商业、公安局、公交公司和政府机关,他们被叫幸运的“留诚知识青年’。

像是真正有势的人家,都会找到一两个借口,把家族子弟留下来,最多怕被举报,送一两个去附近郊区的生产队。

但岌岌可危的人家,只能用积极响应号召,来保全自己的家族。

城市居民开始慌乱起来。

怎样让孩子留下来?

怎样让孩子利用后门留在离家最近的农村?

怎样让孩子去熟悉的农村、而不是去被随意安排?

怎样……

当他们意识到事情是真的时,开始各种托关系,但由于这件事是全国性的时候,托后门人数太多,已经为时已晚。除非真正硬后台,谁也改变不了什么。

反倒是那些提前被‘街道管理处’、所有邻居们,劝慰提前去登记下农村的部分不良家庭分子学生,得到更好的安排。

福也祸也。

居民们必须含泪送自己的孩子们离开故乡,去完全陌生、可能相对落后、生活条件相对低很多的农村生存,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返回的时候。

悲伤与痛苦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城市家庭中。

学生们打包着行李,甚至有的还按照风俗敲锣打鼓,送孩子们去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次不同于串联的短期,看不到尽头,看不到曙光,未来完全是个想不出的变数。

城市里搞得热火朝天、慌乱不已,落后镇上居民又不一样的风格。他们没法子去兵团、农场集体安置的资格,全部实行就地分散插队的原则。

即按当时区革委会分配给各公社指标,由个人到公社了解指标分配情况,自行到生产大队和小队寻找插队点。也就是,知识分子学生们可自己找生产队。

于是有大熊猫国营基地、在当地算是有名的碧山村,成为众学生哄抢的香饽饽,碧山镇、童水镇……方圆十里,都有学生走路前来探听事情。

张队长已经接到数十位学生的自荐。

有的还是村民们的亲戚朋友,谁都不好拒绝,谁也都不好同意。

主要是他有些怕这些学生们。

串联红星队的余威还在,都知道这些是不怕死的小将们,谁还敢去接纳,村里各种‘封建社会’分子那么多。别一粒老鼠屎怪一锅汤,弄得整个生产队风气下降。

倒是隔壁的碧水村率先接纳一堆青年学生,碧土村惯性观望。

直到上面有文件下来,碧山村需要空出一些名额,听说是有上京的知青们以及一些动物学专业的知青们,要被送过来。

张队长把‘一些’字眼巧妙去掉,有光明正大的借口拒绝镇上的人家。

在人群中央,甜妹儿托腮思考。

王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们全都托关系,在工厂里打工。除去大表哥王溢阳,他自动代替妹妹弟弟辞职,提前一步去水湾县隔着一城墙的生产队农村当知青。

王家都在水湾县。

他也不需要拖关系来碧山镇,其主要原因是他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