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只放一小勺碎冰,凉丝丝并不多么难以忍受,便是老人也都爱吃那么一碗最便宜的。
许多人都不解这是为什么,甚至就连丹县里的管事们也都不懂。
“因为大家都喜欢跟风,只要我能掀起一阵风就能成功。”柳爻卿道,“这是我的大势,因为天下人都知道我,换了别人定然不行。”
其实就是简单的名人效应,就像魏晋名士放浪形骸,甚至还果奔,有些人推崇魏晋名士风采的便会跟着学。
连续几天下雨,整个丹县虽然还是忙忙碌碌,但是外面能看到的人不多,都是在屋里干活,就连守门的汉子也都在门口的小屋里。
好容易等到晴天,柳爻卿迫不及待的出来,顺便把放在窗台上的花盆拿出来晒太阳。
“哲子哥,针线准备好了吗?”柳爻卿问。
“来了。”哲子哥拿着针线,还有细细的木棍,以及毛笔等等。
木棍用绳子扎出一个大概形状,再把布缝在上面,最后用毛笔画上纹路。
柳爻卿刚要动手帮忙,就扎了一根木刺,疼的不敢伸手,哲子哥帮他捏出木刺就不敢叫他再伸手了,只用嘴指挥就行。
最后哲子哥挥毫泼墨,画了一只大鸟。
“绳子绑好!”柳爻卿高兴道,“哲子哥画的大鸟跟真的似的,这玩意叫风筝,有风就能飞起来。”
“去空地吗?”哲子哥问。
“恩。”
丹县还有大块大块的空地没有使用,此时早就被汉子们拾的平平整整,大块的石头都没有。
哲子哥拿着风筝跑了几步,原本拖在地上的大鸟便缓缓飞了起来,很快随着风吹,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几乎变成了真正的大鸟。
如何控制全凭手中的线,哲子哥没几下就会了,还过来教柳爻卿。
“好玩。”柳爻卿高兴道,“若是距离不远,可以用这个传递消息。”
“是呢。”哲子哥点头,“在上面写字传递,便是是敌人看到了也没有法子立即打下来。而且只要线够长,可以飞的更高。”
玩了小半天,柳爻卿又跟哲子哥做了一个,叫人捎去给皇帝。
皇宫围墙极高,一般人根本翻不过去,但若是有了风筝,怕是传递消息就容易的多了,这让皇帝觉得皇宫仿佛四处漏风一样。
可信中说的却不是这个,而是用在军中。
风筝不可能只有这么大,若是做得更大,若是上面绑着毒粉,若是上面还有个人,若是写了敌人的罪行……
用法多变,全凭人如何想。
皇帝想了一整天,最终决定召集人秘密训练,同时叫来能工巧匠对风筝进行改装,而且技术绝对不能外传。
心腹大臣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很赞同皇帝的做法,但柳爻卿那边皇帝似乎没有直接命令此事啊。
若是柳爻卿那边传出去,人人都会用怎么办?
“且等着!”皇帝没给心腹大臣解释,以为他也不知道柳爻卿要如何处理,只是因为对柳爻卿有信心而已。
秦家数百年都是皇帝,从未做过错事,此时皇帝自然也不认为是错了。
而丹县这边有人看到天上飞的风筝,都是极为好奇,普通做工的不敢来问,宣哥儿便挺着肚子来了,笑道:“卿哥儿弄得那个什么,飞的老高,跟大鸟似的。”
“是风筝。”柳爻卿道,“很好玩的,明天管事们休息,咱们一起玩啊。”
“成,我叫水河哥来,我在旁边看看就好。”宣哥儿高兴道。
晚上柳爻卿没有立即睡觉,坐在炕上打滚,问:“哲子哥,好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