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67

在这一瞬间,寒意直接如芒刺般从心里刺了上来,让他大脑一片空白。

南京!

第127章

当初在进行区块规划的时候,他看了大同松江种种地方,只嘱咐不要动南京,也暂时不要给任何的优待。

原因只是因为,这南京,实在是个暧昧又尴尬的地方。

在一开始,明朝的都城定在了南京。

后来朱棣上位,北方那块地没人守,又加之种种的综合因素,他决定迁都北京。

南京的都城依旧保留,不仅仅是已经建好的皇城从五军都督府、六部督察袁通政司,乃至于翰林院国子监,全都有一整套的备份。

而且官员也日常打卡上班,连级别都和京师一样。

北京所在府称顺天府,南京之府唤作应天府,合称为二京府。

但是南京因为设员较少,本身政治意义低于象征意义,所以基本上都是给人养老安度晚年的地方,颇有点老干部退休中心的意思。

皇帝只要想冷落或者孤立谁,就直接把那人扔去南京,来一出明升暗降。

虞璁从前清楚的是,这南京到了明后期,就是个烫手山芋。

嘉靖朝之后,党争逐渐激化,在北京失意的官员基本上都被发配到南京来了,换句话说,反对派们被朝廷给直接拨了队伍,可以直接抱团。

在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了宋时的东林书院,开始进一步的激化党争。

整个朝廷到了那个时候,堪称如瓷碗掷地一般,碎的乱七八糟。

宫内不仅是宦官乱政,东林党声讨,在乱作一团的情况下,还有内阁和朝廷里有根据地域抱团的人,再度结成浙党、楚党、宣党、昆党等。

大明国不完都不正常。

虞璁这一刻只觉得连心脏都漏跳了一拍,只低头探了下他的体温,沉声道:“我知道了孩子们都有放心的人照顾,你好好养伤。”

陆炳凝视着他,只浅浅的点了点头。

皇帝大步流星的回了正厅,直接吩咐黄公公把那鼾声如雷的知府拍醒。

“在在!”知府被拍的呛到,连咳了几声,见到皇上才如梦初醒道:“臣一把老骨头了,确实有点熬不住。”

“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就可以去休息了。”虞璁皱眉看着他道:“南京附近的藩王,是谁?”

“这……”钱知府想了半天,诚恳道:“南京附近,因为位置紧要,向来是不封地,也不让藩王靠近的。”

虞璁愣了下,心道是自己疏忽了。

“那,江浙一带呢?”

“江浙一带?”钱知府这回反应颇快,解释道:“臣听说,这藩王主要都镇守西北中部一带,江浙这边,只有一位周王族系的藩王,被封在浙江钱塘府处。”

“你先不要走。”虞璁忍着困意道:“朕知道了。”

这个地方,可一点都不友好。

浙商徽商势力复杂,如果跟这藩王扯上什么关系

那整个东南,都会不再安宁。

商人本身有钱无权,哪怕上了位也名不正言不顺。

可是眼下,自己这帝位是从表兄那里接手来的,血缘上已不算中心系的正统。

这周王若是有心要反,当真是如意算盘打的颇响。

自己带着皇嗣前来,一旦这么折掉了,他要么率军扑了那北京,要么在南京重新开张,怎么着都是划算的。

“钱知府。”那个青年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明日卯时,你随朕率军南下,去杭州。”

“微臣也要去吗?”老头儿愣了半天,却还是嗫喏着答应了。

虽然不知皇帝在操心什么,可违逆毕竟是要掉脑袋的事儿啊。

沈如婉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她几乎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