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178

春娃的同学见了,都说:“叶俊宁,你妈妈可真年轻啊,长得还特别好看!”

春娃听了,自然是得意洋洋。

他跟娘悄悄说道:“娘,我们同学说你比那些电影演员还好看呢!”

听了这话,徐甜甜笑得合不拢嘴。

春娃这是学会说话了?不再闹人了?

娃娃终于懂事了。

她可真是生了四个宝贝啊。

现在,妞妞上小学四年级了。

书读得好,尤其是数学成绩特别好。

抒文喜滋滋地跟她说:“甜甜,妞妞以后没能当个科学家。”

她也想好好培养一下。

可惜,偏偏赶上了运动,只能等着恢复高考了。

按照妞妞的性格,只要学习不落下,考上大学的希望还是有的。

秋娃五岁了,还在托儿所里呆着。

这娃安静时很能坐得住,玩起来却是欢蹦乱跳的。

看着他,就像看到了冬娃的翻版。

对这个娃,她尤其上心,甚至有点溺爱。

抒文时不时地要提醒她一下,说男娃还是要严格一点才好,不是所有的娃都像

妞妞那样咋宠都不变样。

她笑着答应了。

秋娃是最小的一个,还只是个五岁的小娃娃呢。想着冬娃那时,整天趴在爷爷

背上去上学,也没给宠坏啊?

可她还是得悠着点。

和抒文的教育路线保持一致才行。

这一年,她三十八岁,抒文三十九岁。

再过一两年,就满四十了。

孩子们大了,她和抒文也不再年轻了。

能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就是他俩最大的心愿。

*

一年又一年。

到了一九七零年的夏天,春娃高中毕业了。

这一年,正赶上部队招文艺兵。

而春娃十五岁半,正处于变声期,对声音的控制不大稳定,招生老师对此十分

谨慎。

说起来也很玄。

现场考试时,春娃的钢琴技艺算是立了一功。几位评委老师见了,就把那变声

期的担忧抛到了脑后。

春娃也勉强过了关。

短期集训之后,春娃进了军区文工团。

抒文也好,甜甜也好都松了口气。

他爷爷和奶奶也放了心。

现在,城里就业十分紧张。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拿不到就业指标,

就得当知青。运气好一点的,去农场挣工资,运气差的只能去农村挣工分。

离开了城市,想再回来可就难了。

春娃能进部队,可不容易。

除了天赋之外,也与这两年攒下的名气有关。

两年里,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在军区里混了个脸熟。如果不是家里

坚持让他读完高中,拿到高中毕业证,怕是早早地就被特招进去了。

那固然是一条捷径,可抒文和甜甜却有些担心。

春娃小小年纪进了学员班,一旦废掉了,想再起来怕就难了。吃文艺饭,只能

吃一时却难吃一世。年轻时怎么都能混着,等到年纪大了可咋办?

让春娃当文艺兵,是为了躲过“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他们并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