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160

简下来了,种地的多了,社员们的怨言也少了许多。

三、四月里,又一个春荒来临了。

城乡居民们再次勒紧了腰带,咬紧牙关挺了过去。

这时候,公社食堂率先解散了。

各大队也不再折腾了,那一度红火的大食堂也陆陆续续地熄了火。村里,家家

户户地烟囱冒起了炊烟,自留地也耕作一新,栽上了农作物。

田间地头的劳作,较去年有了一些改观。

可饥饿带来的创伤和后遗症,却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转眼到了夏时节。

抢过后,夏粮成与去年持平,各地粮食短缺的压力也有所缓解。

可问题依然存在。

这时候,城镇清理“非农业户口”的工作继续进行中。

六月刚过,城里第二批“下放”指标出台了。

局里接到任务后,就按照各厂的生产效益,把下放指标分摊到了厂里。

食品厂自然也分到了几个名额。

可去年,富余人员已经简过一轮了,现在只好拿生产车间开刀。

启宽大哥因为是技术骨干,自然没事。

大嫂本属于富余人员,也跟着沾了光。而凤芝也挂在了技术人员一线,章家爹

在分厂那边当副厂长,还算稳当。腊梅婶子作为厂领导家属,也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关。

看到这个结果,徐甜甜松了口气。

这“城市户口”算是保住了。

以后,生产回升了,这人员不会再简了吧?

而爹这边也算幸运。

他在省店上班,人事关系却在县里。书店里的人员编制本来就卡得很紧,除了

几个思想上有问题的,也没啥可简的。

他跟闺女说,这几个政治面貌不清的,都是“交心”活动中暴露出来的。事后,

虽然没划成“老右”,可这笔账还是记着的。

结果,这次“下放”就拿他们填空了。

可见,秋后算账的厉害。

她听了,也是暗自胆寒。

这个年代,一切都是政治挂帅。

在思想上,即便不做积极分子,也不能当落后分子。

否则,没啥好果子吃。

*

七月里,启康大学毕业了。

他被分到了市邮电局,做技术员。单位里给安排了集体宿舍,吃住都很方便。

报到的第一天,就给发了两身制服,穿上可神了。

他去照相馆里拍了张照片,给寄回了家里。

章存林一见,高兴得合不拢嘴。

孩子终于扛事了。

他爷爷奶奶见了,指不定会高兴成啥样呢?

他让凤芝回了一封信。

让启康在单位里安心工作,暂时不要回家,好把路省下来吃点好的,等过年

回来也不迟。逢到星期天,多去翠翠那边坐坐,帮着干点活。

启康到回信,也咧了咧嘴。

翠翠姐那边,他去得可勤了。基本上,每个星期天都过去,在菜地里拔草松

土,中午再吃一顿好的。

这几年,他早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而翠翠姐待他,更是没得说。那是亲得很哪,一直把他当弟弟来护着。

他呢,也把翠翠当姐姐,甚至比和凤芝还亲。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到了七月中旬,冬娃也初中毕业了。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一中,也是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离家远了,来回跑着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