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148

这就是农村集体建设的一大优势。

也是当年无数民工,挑着铺盖卷儿齐上阵的成果。

体力劳动有多苦?有多累?

后世怕是难以想象的。

可当年,正是农民兄弟们一锨一锨,一担一担地干出来的。

无论何时,都不该忘记。

即便这个时代有很多“冒进”,可出发点却是好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打成了一

片,在工地上劳动时也走在了前列。

可“冒进”的结果,却是无法承受的。

徐甜甜考虑着,到了饥荒年景,像食品加工之类的企业,日子怕是很难过。

农业生产凋零了,原料不上来,拿啥开工生产?

到了那时,副食品中怕是黄酒和醋这一块能勉强维持下去吧?

好在他们一家老老少少,都在和黄酒打交道。

明年夏秋两季,她得提前跟爹说一声,趁着农业大丰多一些米糠等原料,

得想着法子把酒厂维持下去。

工厂这边,也跟启宽大哥提个醒。

能多一些原料,就尽可能地多一些吧?

今后就指望着这个吃饭呢。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东屋里的瓶瓶罐罐,也日渐增多。

冬娃见了,十分好奇。春娃就更不用说了,一得空就“哧溜”进去了,不蹭得灰

头土脸的不肯出来。

听娘一说,徐甜甜心知不妙。

赶紧找到冬娃,再三叮嘱他,家里存了不少东西,可不能往外说。

冬娃是个懂事的孩子,嘴巴严实,自然不会乱讲。

春娃呢,明年二月就满三岁了。

公爹说商业局办了托儿所,可以找找人,让春娃进去。她心里舍不得,可小娃

娃要多和同龄娃娃接触才好,就点头答应了。

等到寒假之后,这娃娃就进托儿所了。

万一说漏了嘴,可是麻烦。

她想了想,就在门上又加了一道锁。

又揪住春娃,讲了讲道理。

春娃似懂非懂,只知道点头或摇头。冬娃急了,就在他屁股上掐了一把,大声

问道:“春娃,娘说的,你都记住了没有?”

“哥哥,我都记住了……”春娃一咧小嘴,笑嘻嘻地应道,一点都不怕疼。

见春娃这个样子,徐甜甜有些哭笑不得。

娘在一旁见了,也笑了起来。

嘴里还说着,“翠翠,这男娃就是调皮,你再生个闺女就好了……”

再要个闺女,她也有这个想法。

春娃两岁时,娘就问过她,是不是再要一个?可按照她的计划,这两年是不打

算要孩子的,等过了饥荒再说。

抒文也赞同,怕她受累。

也怕孩子们受罪。

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徐甜甜就觉得胃口不大好。开始,还以为是天凉出了毛

病,也未在意。可持续犯恶心,让她意识到了什么?

到了月底,生理期也未准时来临。

去医院里一检查,果然是怀孕了。

已经一个半月了。

她心里一沉,这孩子来得可真不是时候。

可不要吧,又舍不得。

况且,做那种手术对身体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