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120

俯下身来,在冬娃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冬娃借势伸出两只小胳膊,抱着她的脖子,不肯撒手。他的小手热烘烘的,就

像两块小火碳,感觉暖暖的。

“冬娃,外面冷,快把胳膊回去……”

“娘”冬娃“嘻嘻”笑着,把小胳膊了回去。

看着冬娃入睡之后,她才回到桌前继续写信。

抒文说,很想她。

他把那张结婚照夹在了笔记本里,想她时,就打开来瞧瞧。她也很想他,十分

留恋在部队上的那些日子,做梦时也常常梦见他。

对怀孕的担忧,她没敢在信里提起。

可心里却一直忐忑不安的。

她想,万一怀孕了该咋办?

目前,她和抒文的小家尚未稳定下来,再凭空多一个娃娃,怕是压力巨大。可

真要有了,那就好好养着。

抒文也喜欢孩子。

若公爹知道了,怕是更加喜欢。

甚至连婆婆都会改变态度吧?

*

徐甜甜的心里,亦喜亦忧。

也因为这个,紧张了一个多月。直到生理期姗姗来迟,才松了口气。

心说,真是虚惊一场。

以后再也不能这样“随意”了。

这时候,已进入了十二月。

启宽大哥去了省城。

那边的酒厂已经准备就绪,计划赶在年底之前开工。启宽大哥作为技术人员,

要在那边常驻一段时间。

对日后的打算,他在临走前和爹好好地谈了谈。

爹还特意问了她,想再听听她的建议。

她自然建议一家人都搬到省城去。

这不但关系到她和冬娃的未来,也是改变家族命运的良机。

日后,城乡差别很大。

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政策导向,城里相对发达许多。再富裕的乡镇,也无法

与之相比,而到了后来,那种贫富悬殊甚至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现在,能把家安在城里,又在国营单位上班,基本上是吃喝不愁。

更何况,还涉及到娃娃们上学。

城里的教学条件好,考学指标也多一些。

日后想上大学也相对容易一些。

爹听了,也下了决心。

让启宽去打前站,随后再想办法让她和凤芝过去。

至于冬娃,爹倒是没提。

那是一个敏感问题,能“忽略”就尽量忽略掉吧?

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

到时候,办法自然会有。

对这个决定,徐甜甜忍不住偷笑。

现在,爹一门心思都在婶子身上,对那个未出生的小生命抱着极大希望,对冬

娃盯得也没那么紧了。

真没想到,婶子怀孕还带来了这意外之喜?

这个难缠的问题,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她想,若日后带着冬娃去省城,爹怕是不会再反对了。因为这个,她对那个小

弟弟(或小妹妹)充满了感激之情。

心说,这小娃娃来得可真是时候啊。

*

转眼过了“元旦”。

时间进入了一九五四年。

启安二哥写信说,他和玉梅已随部队回国了。

等到月中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