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街面上已经热闹起来了。
而镇上的干部们也没闲着。
未出正月,镇政府又把商户们召集起来,开了几次会。
在会上,曹书记和李主任轮番上阵,把上面的政策和供销合作社的好处大大宣
传了一通。可台下的掌柜们,对入社大多持怀疑态度。
甚至还有人忖着,宁可把铺子关了,也不想受制于人。
结果,动员来动员去的,没一家主动表态的。
李主任有些犯愁,这工作开展起来咋毫无进展?
上级下达的任务咋完成啊?
一连几天,他冲着老曹直摇头。
而曹书记也在想办法。
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在他的印象里,章存林可是个积极分子。以前在虎头村,他可是第一个报名去
识字班的汉子,还打破陈规陋习去区里登记结婚。
这一回,是不是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于是,曹书记和李主任又抽空拜访了“章记”铺子。
还去背街的酒坊里看了看。
章存林对曹书记是充满敬意的,甚至想留曹书记和李主任在家里吃顿饭。可一
涉及到加入合作社,却有些犹豫。
倒是徐甜甜见了曹书记,把镇子里的合营政策问了个一清二楚。
这时候,她心里大致有了数。
家里的铺子想挂上国营,估计没戏。
不过,想变成镇上的集体所有,倒是绰绰有余。
而曹书记见徐翠翠对入社兴趣颇浓,也十分振奋。
这一家人果然没错,个个都是积极分子。
可这事却急不得,还得继续做思想工作。
*
就在章存林举棋不定之时,省城那边的叶采办忽然发来了一封信。
在信里,他说东家准备参加“商业改制”,想与市里的商业局合作,把“叶记商
行”改为春城土特产批发零售店,把“叶记加工坊”改为春城副食品加工厂。
等到“改制”完成后,商行和加工厂就成了商业局名下的国营直属企业,归商业
局统一管理。而东家也打算提前养老,只担任工厂顾问一职。
另外,商业局还准备给东家挂个委员名号。
以后,东家算是政府里的人了。
而他们这些干活的,就成了商业局下属企业的职工。
看到来信,章存林大吃一惊。
对叶老先生做出的决定,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不就相当于把财产捐出去了吗?
这家产一捐,在局里换了个委员名号?
这徒有虚名的委员,能值几个钱?
章启宽一听,也瞪大了眼睛。
叶老先生这是疯了?
大笔的家产,就这么白白地献给了公家?
这是受了啥刺激啊?
还有改制后,他们两家的生意可咋办?
以后有商业局管着,这买卖还能顺畅吗?
章存林和章启宽大眼瞪着小眼,半天回不过神来。
最后,还是章启宽开了口。
“爹,这信给冬娃娘也看看吧?让她也品品,这究竟是啥意思啊?”
章存林点了点头。
就揣着信,急匆匆地往铺子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