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出来的那一面,只是想让他看见而已。
而他也的确看见了。
可也只是看见而已。
在惊讶之余,叶抒文很快便恢复了常态。
他像以往那样无话可说,只是听着李向梅介绍着这、介绍着那。瞧她一脸兴奋
的样子,心里倒是平静得很。
他随着队伍出了站台,便上了一辆军车。
车厢上面蓬着一顶军绿色的帆布车篷,周围搭着一圈木板,里面的光线十分暗
淡。他倚着车板坐下来,那李向梅也跟着坐在了一旁。
一路上,他像同车的战友们那样,透过车篷尾部向外张望着。
这里是京城,是祖国的心脏。
他第一来到这里,除了满心的激动,更是怀着无限的景仰。
而李向梅呢,终于见到了那人。
以前在一起时还不觉得,可回到京城后却时不时地会想起他。于是,就去找了
管宣传的张伯伯,让他给想个办法。
盼了盼啊,终于盼到了那人回国。
得到消息,她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就想着法子进了记者团,好继
续和他做战友。还弄了个接站任务,好第一时间见到他。
现在,那人就在眼前。
在昏暗中,她偷偷地看着他。
她知道,此时此刻那张斯文俊气的脸上带着勃勃生机,摘下眼镜的他更多了几
分英气。她的心怦怦跳动着,牙齿也有些发颤。
她暗自嘲笑着自己,怎么就像个花痴的小姑娘?她可是见过世面的人啊,于是
哈哈笑着说道:“叶抒文,赶明儿我带着你去街上好好逛逛……”
“哦……”叶抒文扫了一眼四周,见战友们都咧着嘴笑着,那牙齿白灿灿的一片。
心知大伙儿又误会了。
这个李向梅,老毛病又犯了?
一会儿不开他玩笑,就不是她了?
想着,不由得挺直了脊梁。
而李向梅一见,不禁哑然失笑。
瞧那人目不斜视的样子,甭提有多好玩了。
心底的那股子恶趣味,又冒了上来。
*
元宵节一过,铺子里又恢复了正常营业。
徐甜甜像往日那般忙碌着。
对冬娃的教育,也日益加强起来。
每天下午,她会抽出时间来教他数数识字。晚上临睡前,会让他温习一遍今日
所学的内容。冬娃很聪明,注意力也很集中,除了好吃爱睡懒觉之外,基本上没啥
毛病。
徐甜甜感到十分欣慰。
她想,照这么发展下去,日后考上大学是没啥问题的。
看看家里也很重视教育。
爹一见到冬娃,就会考考他,无论是背儿歌还是掰着手指头做算术,只要答对
了就会有奖励。
而凤芝在二哥的鼓励下,又去报名读了夜校。
她想趁着年轻,把小学毕业证拿下来,这样才算彻底脱离了“文盲”的行列。晚
上出门,爹不放心,就和婶子一起去接她,也顺带着坐在教室里听先生讲课。
相比起来,徐甜甜觉得自己反而是家里最落后的。
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全靠那点老本撑着。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转眼出了正月。
“二月二,龙抬头”,按照习俗是要剃头剪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