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79

像酒坊里供给“钱记”饭铺的黄酒,还有走水路运到省城的黄酒,都记在第三本

账薄里。这么一来,万一查账查得紧,也好有个缓冲的余地。

到了黄昏时分,章存林回到了家里。

镇公所里的事,他也听说了。

见冬娃娘提到账本,就点了点头。

这是最可靠的办法,虽然麻烦一点,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这事还得给启宽说

一声,让他那边也备一下。

*

“元旦”前夕,街面上又传来了消息。

说是税务所里也进行了清理整顿,马三柱等几名被查出问题的税务员都被辞退

了。现在所里,从所长到办事人员都是刚刚转业的退伍军人,工作认真不说,纪律

也非常严格。

这一下,街上风气大变。

那些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的不见了踪影。

那横行一时的马胡氏也没了底气,再也不敢轻易露面了。

镇上那些开门做生意的本分人家,自然是拍手称快。那些想占公家便宜的,暗

里咬牙切齿,可也无可奈何。

徐甜甜密切地关注着外界的变化。

徐永泰也从县里写信过来,说那边也有了变动。那些旧体制下沿用下来的文

员,被查出问题的可不少,大都卷着铺盖回了家。

就连学校里都在核账,还真查出了不少问题。

不过,他这边的教师岗位还算牢靠。

教书育人,凭本事吃饭。

只要思想上不发叉,也出不了啥大问题。

徐甜甜对娘家那边还算放心。

爹眼皮子活,只要管住了嘴,基本上不会有啥问题。自从村里搞起了互助组,

爹那边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秋季也打了不少粮食,足够一个冬天吃的。

去年夏天,志和考上了大学。秋季一开学,就背着行李卷儿去省城读书去了。

学校那边包吃包住,给家里也省了不少。

还有志君和志勇,现在跟爹一起住在学校里。

在吃上只要省着点,还算够用。

反正,爹到现在还是老样子,到处装穷不说,穿着上也不再讲究了。自从换了

短打,那长袍就再也没有上过身。

县里的那处宅子,至今还空着。

爹偶尔会去那边瞧瞧,打开门窗通通风,换换气。

心里念叨着,早晚要把娘给接过来。

*

元旦一过,就进入了一九五二年。

冬娃四岁了,个子又长高了不少。这吃了一年的烧饼,就是不一样。徐甜甜十

分欣慰,挣钱的心劲儿也更足了。

每天,她早早地开了铺子。

把柜台擦得油光锃亮的,里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有柜台上摆着的那两盆绿

叶,到了腊月里还是绿油油的,十分养眼。

偶然想起那人时,就瞅瞅那盆绿叶。

兴致一来,还拿起剪刀修剪了一番。

爹见婶子打烧饼太辛苦,想让她停下来歇歇。

可婶子说啥也闲不住。

还说,冬娃吃习惯了,这没了烧饼还不急得直哼哼?

于是,继续在外面摆着摊子。

不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