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61

有那么一处。

他想了个法子,在宅子中间拉了一道篱笆,又开了个小门,算是两处。还找人

丈量了一下,把地契和房契也给分成了两份。

这事是瞒着村里人的。

虽然早晚会被人知晓,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到了十一月初,家里忽然到了叶先生的来信。

说他在报馆里工作,一切安好。

又问了他们一家。

包括冬娃在内,都问候了一圈。

还邀请他们,有机会了来省城逛逛。

章存林读了信,高兴得不得了。

这叶先生还记得他们一家?

这是去报馆工作了?

百忙之中,还写了信过来?

崔腊梅呢,在登记那天也见过这位年轻俊气的教书先生。

心里也着实感激。

结婚前,存林到了叶先生从省城寄过来的一份礼物一幅绸子被面,红彤彤

的,透着一股喜气儿。

就把被面送给了她。

她拿这被面做了一床棉被,当嫁妆带了过来。

现在就在床上摆着呢。

每日看着,就会念叨两句。

徐甜甜也读了信。

虽然她是被问候的一员,可还是能看出他的感激。

她想,这就足够了。

他提到的那场战争,已经开始了。

至于何时才能结束?

她只记得一个大概时间。

而叶先生似乎很关心那个时间?

她想,要不要写封回信说一下?

只是贸然写信,恐怕不妥。

得想出个法子才好。

*

在期盼中,叶抒文终于到了回信。

信是启康写的,用的是章大叔的语气。他把家里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也问候

了他这边,希望他有机会了再回来看看。

他把信细细读了一遍,未看到任何关于战争的字眼。

他不肯死心,又读了一遍。

可还是没什么发现。

难道,她未看懂他的意思?

可她那么聪明,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叶抒文摊开信,看了又看。

终于在信的背面发现了几个用铅笔写的小字:1950年1953年。接着,在信的

右下角也发现了“1953年”的字样。

原来,她看明白了。

是他未发现而已。

这时候,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做地下工作的。

而她做起来,似乎更加老练。

这是天生的吗?

对她的钦佩,不禁又多了几分。

答案有了。

从一九五零年十月到一九五三年,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多。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他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冒险。

同时,也是莫大的机遇。

第二天,叶抒文去单位里报了名。

想投笔从戎,奔赴战场。

主编一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小叶这是头脑发昏了?

好好的大后方不呆,非要学着人家去上战场?

瞧瞧他一介书生,上了战场又能做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