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华在堂屋里,鼻子里哼了哼,继续谈笑自若。
叶抒文见了,心里不大舒服。
可也不好说什么。
入乡随俗,这个道理还用他来教吗?
(3)起争执
自从家里养了猪娃子,圈了小羊羔子。
徐甜甜又忙了不少。
另外,老母鸡也在鸡棚子里孵蛋,准备抱一窝小鸡。
预计下月初,就出壳了。
大伯家炕了几十只鸭子,爹还准备去换几只回来。
村头不远处就是青溪,家家户户都会养一群鸭子。
鸭子识路,每天排着队去水里觅食,晚上再排着队回来,养起来特别省事。
几个月后,鸭子就开始下蛋了。
家家户户,都有鸭蛋吃。
而虎头村的特产之一,就是咸鸭蛋。
由于鸭子吃的都是小鱼小虾,下得蛋也格外好吃。腌出来的鸭蛋黄,都是金黄
色的,透着一层油,口感更是绝佳。
家里去年腌的鸭蛋,还剩下半坛子。
有客人来了,就会煮上几个。
家里人也跟着吃上半个,尝尝味道。
冬娃就爱吃那咸鸭蛋黄儿,她常常把自己的那份儿让给冬娃吃,好让他以后长
成个大个子,就像他爷爷那样。
林美华来了之后,也喜欢上了咸鸭蛋。
顿顿都要吃一个,还专剜那鸭蛋黄儿吃,把那壳里的蛋清子剩着。叶抒文发现
后,只好把蛋清子都给吃了,把自己的蛋黄儿留给她。
因为美华的缘故,他也在章家吃饭。
一日两餐,灶屋里都是单独给他俩做的,细米白面的,换着花样儿来。每天一
大早,章大叔还跑到镇上去买一点猪肉或活鱼回来,让冬娃娘做一两道荤菜端上来。
叶抒文开始不肯。
他意识到这是把他俩当客人来对待。可美华在吃上太挑剔了,还嘟嘟着嘴,
说:“这乡里实在没什么好吃的,也就凑合着吃点。”
搞得他一时无语。
他知道,这是乡里最好的饭菜。
庄户人家,平时吃得都是红薯干子和高粱面饼子,除了逢年过节哪见过细米白面?
更别提荤腥了。
可美华的性子,他也了解。
即便说她,也不大管用。
只好将就着她,想着再过几天她就回城了,能忍就忍着吧?
*
叶抒文想尽可能让美华高兴一点。
他带着她去镇子上赶了趟大集,让她也感受一下乡村风貌。
可美华却觉得集市上乱哄哄的,嘈嘈得她头疼。
在街上还没走几步,就不想多呆了。
倒是回来时,在河堤上站站,看看青沙河和水面上的帆船。在田野里走走,摘
朵野花之类,还能露出个笑脸来。
见美华喜欢,叶抒文也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多陪她在外面走走。
想和她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这段乡村时光。
可三天不到,美华又提出和他一起回省城的事情。
这个,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
识字班开课还不到两个月,正赶到节骨眼上,哪能随便离开?
老乡们学识字,大多学得慢却忘得快。
他这么一走,以前教的岂不是白了?
怎么也要等到这期结束了才好吧?
讲这些大道理,美华根本就听不进去。
还说她爹也想让他赶紧回去,呆在乡里实习,净瞎浪时间。叶抒文知道,这
个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