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三月底,天气暖和了不少。
河提上的野花也开了。
田间地头,还有漫地里长出了嫩嫩的野菜儿。
村里的大闺女和小媳妇们,还有半大孩子,都挎着柳条筐子、拿着小铲子下地剜野菜儿。什么荠荠菜、灰灰菜、扫帚苗儿、马兰子头、苋菜等等。
这会儿正赶上时令,鲜嫩可口不说,还特别养人。
徐甜甜也跟着启康和凤芝,学会了识别野菜。
每天一早出门,踏着露水剜那么一小筐子。
回家洗干净之后,焯一下水,用盐和香油一拌,就是一道风味小菜。或者用干面拌一拌,上锅蒸熟,再用油盐和蒜末拌一拌,更是一味特色佳肴。
这吃得好了,心情也好。
徐甜甜的气色越加好了起来。她面容红润,头发乌黑锃亮,整个人看着水灵灵的,就像棵水葱儿似的。
引得村里的大闺女和小媳妇们啧啧赞叹,这村东头的冬娃娘还真是个出挑的,十里八乡的也比不上吧?
对她的脚,也没人再说三道四了。
如今解放了,不兴裹小脚了。
那些裹了一半的早就放了脚,那些裹残了的只能后悔不迭。
像凤芝这样的小闺女,算是幸运的。
她娘走得早,爹心疼她,舍不得让她受罪。当初,奶奶和大娘也拿她没办法,追啊撵呀的愣是没裹成。
这么一来,她和翠翠一样,都是大脚。
现在可好了,又兴起大脚来了。
那些小脚闺女,反而不敢到人前,生怕被人说思想落后。
可脚已经成型了,再放开也晚了。
*
村里的风气真的变了。
闺女媳妇们借着去识字班,都大着胆子出门了。有几个,还打算结伴去虎头镇上逛逛。以前,不赶到庙会等大节日,家里是不允许女人们跑那么远的。
可如今是新社会了,谁还敢拿这个来约束女子?
村里面,除了几个顶级老封建之外,家家户户都变了个样子。
而工作组,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发现老乡们虽然对党的政策有所了解,可心里还存有疑虑。最明显的,就是担心这政策是否能长久了?
为了打消这种疑虑,就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
工作组找了几个积极分子谈心之后,又在老乡们中间摸了摸底。发现虎头村也好,虎头镇也好,最痛恨的就是上游的那帮子土匪。
解放前,不管是富户还是穷户,都受过土匪的骚扰。在青沙河沿线,虎头村算是富裕的,被土匪盯上后一连抢了好几回,还烧了几间屋子。
一说起来,老乡们就痛恨不已。
年纪大的老人们还说,上游的张家坝,穷山恶水的,一连几个村落家家户户都是土匪。
他们白天种地,晚上装扮一下,就跑到下游来抢劫。抢了东西之后,就连夜坐船跑了。歹徒们成群结队的,又抱成一团,谁也不敢去招惹。
那几个村子,常年累月的干这个营生。
听说,和镇子上的地痞流氓也有勾结,还四处埋了眼线。
所以,乡亲们都不敢吭声,生怕遭了报复。
曹组长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与虎头镇的工作组取得了联系。
很快,便制定出了一个行动计划。
县里武装部还专门派了一支小分队过来,与工作组一起动手把镇子上和村里的烟鬼、二流子、暗门子、坏分子都给集中起来,开了大会。
让他们每天去镇子上的工作组报到,除了交代自己的恶行之外,还顺带敲打了一番。
另外,还得互相检举,几个罪大恶极的立马被关押起来。
那些烟鬼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