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十年代小日子 分卷阅读28

乡亲们十分耐心,也没有城里人的那种毛病。

他住在祠堂外院里,和组里的其他同志一样,睡得是大通铺,铺得是麦秸草,盖得是粗布被褥,吃得是农家派饭。

说到派饭,就得感谢一下农协会长章启良和妇救会的崔主任。

没这俩人动员安排,工作组恐怕得自己做饭吃。得派人去镇子上买粮,每日得去村里大水井挑水,还有吃菜也成问题。

现在,能去老乡家里吃饭。

每顿饭,按照人头向老乡支付饭钱,可是方便了不少。

一开始,老乡们都不敢要钱,把他们当客人来看待。

后来,在同志们的一再坚持下,老乡们才闹明白这工作组不同于旧社会那些吃官饭的。

旧时那些下乡的巡视官员,欺压老百姓不说,还伸手乱拿乱要。而工作组,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的,是令人放心的好政府。

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后续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曹组长开会说,下一步要继续发动群众,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于是,就把实地走访工作安排了下去。

在上课之余,叶抒文也和工作组的其他同志那样走家串户,与老乡们面对面地交谈。

而乡亲们对这位教书先生,也颇有好感。

尤其是那些大娘婶子们,恨不得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般。不管他到了哪一家,都非常受欢迎。

在乡亲们的眼里,叶先生说一口官话,非常好听不说。

这人啊,更是斯文俊气,就像戏文中常常见到的那些才子。有些大婶儿,胆子大一点的,就追着他问:“叶先生,说人家了没?”

一开始,叶抒文被人这么追问,还有些不好意思。

后来,脸皮也厚了起来。

每逢有人问,就大大方方说道:“婶子,家里给定了亲了,等到大学毕业后就完婚……”

这么一宣传,村里人都知道了。

那位叶先生是定了亲的,家里已经给说好了。

据说俩人还是大学同学,这可真是郎才女貌,格外般配。

消息一传出来,那些大闺女们虽然有些失望,可学识字的热情依然不减。

对她们来说,那叶先生门第甚高,本来就不是乡下女子攀得上的。现在能多看一眼就很好了,哪还敢想那么多?

倒是村里的年轻汉子们,松了口气。

自从叶先生一来,这闺女媳妇们就攒足了劲儿,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叶先生长叶先生短的,恨不得立马嫁给他。

现在可好,人家叶先生是有主的,这些闺女媳妇们也该心了。

徐甜甜和凤芝也听到了消息。

她倒没什么。

像这种大户人家出生的,能上大学的自然非同一般。解放前,说亲都很早,按照叶先生的年龄,定了亲那是妥妥的,有什么好惊讶的?

倒是接下来,这种出生会受到家族拖累,希望叶先生能避开才好。

对这位教书先生,她颇有好感。

心想,要不要提点他一两句?

日后也好有个防备。

可这些日子,她甚至没和他单独说过话,即便想提点也没那个机会吧?

况且真说了,人家就会相信吗?

于是,又把这个想法给摁了下去。

而凤芝呢,先是蔫蔫的。

后来又打起神来了。

去识字班,也一如往日那般热情。

过了年,家里就要给她说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