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当然是不敢和人说的,尤其是大闺女。生怕她跟上次一样生气了再不登门了。
性子一向绵软的大姨就成了老两口的垃圾桶,有啥事情都会找她。
大姨的婆婆去年因为癌症去世了,她公公生怕老大两口子不孝,再委屈了几个小的,逼着大姨两口子带着几个孩子净身出户。
大姨夫也是没辙,谁让他到现在还没个儿子呢,三个闺女还一个小儿麻痹,两口子也是操碎了心,现在给净身出户,大姨夫索性地就去跑长途运输去了,家里留下了大姨一个人,又要忙照顾孩子,又要种地忙家务,原本清瘦的她直接瘦成了干柴禾一样,笑的时候颧骨高高凸起,看着有些渗人。
宁妈妈心疼妹子,给她找了份轻松点儿的工作,可以带着她的那个大眼大头的闺女上班,至于两个大的,关在家里不让出去就对了。
至于送去幼儿园这种话,没法提,毕竟没余钱,有那个余钱,她们娘们可以多付两个月的房钱了。
至于家里吃的么,基本上都是土豆,杂粮,玉米面这些的,菜就是大姨从菜市场捡来的人家菜贩子不要扔掉的那些烂菜叶啥的。
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菜市场的菜贩子就开始整袋整袋地扔那些开始烂掉的菜,比方说韭菜,白菜啥的。
这半年来,她家天天就是韭菜盒子,闻着就是一股韭菜味儿,白菜炖土豆这种的,几个月不见肉那也是常有的。
宁妈妈心疼她妹子,经常地过去送点儿肉,弄点儿菜和水果的,宁爸爸就建议她,与其给那些不知道的感激的,还不如给了宁大姨,她现在是真的困难,该帮衬一把的。
这半年她家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宁妈妈撑着,两个表妹对着宁妈妈很是亲密。
宁妈妈这走之前,又去了一趟二妹家,给两个孩子买了不少吃的玩儿的,又给家里留了五百块钱,说是借给她的,宁大姨这才下了。
家里虽然穷,可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她也不愿意人可怜她,矮人一头的感觉并不好,况且大姐帮了她很多了,人要知足。
宁妈妈在妹子和两个小外甥跟前一直都是欢欢喜喜的,半点儿也不愿意露出哀色来,不过离开了她家,回家之后在宁爸爸跟前长叹短嘘地,连连感叹妹子命苦。
三表妹的病情也是没辙,基本上能去的医院都去过了,能求到的专家都求到了,然而钱没少花,药没少吃,可基本上没啥效果。
最后还是王老爷子出手,一直帮她针灸,外加上药浴这些的手段,勉强地维持着性命。
不过王老爷子也说的清楚,只能维持,能维持多久他也不敢保证。
老爷子的年纪大了,也撑不住这么长时间的针灸,下针的不是他,而是老爷子的徒弟,不算是正式的,而是县医院的中医大夫,自己主动上门跟着老爷子学习的。
四十多岁的年纪,水平也不差,不过是眼界不够开阔,见识少,基本功很扎实,老爷子也愿意指点。
说白了,这个表妹就有些实验体的性质,各种用药,医疗用都是全的,也算是大大地给她家减轻了负担。
“命啊,这种事情谁也不愿意遇上,不行的话你明天过去问问,将她家老二接过来咱们养着,反正咱家的这几个都大了,每天上学了,妈一个人在家也孤单,有个孩子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