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让舅舅好好儿休息休息。”
宁爸爸这话一下子地就让宁奶奶冷静下来了,
“厨房炖了汤,又现成的面条儿,来碗酸汤面,坐了那么久的车胃口肯定不咋好,先吃点儿酸的开开胃,晚上咱们吃肉。”
家里有个保姆大嫂就是有这么个好处,随时随地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成,就这么办,先吃饭。”
宁妈妈早就在人家叙话的时候去厨房帮忙去了,这没多会儿的功夫饭菜就断了上来,宁爸爸夫妻俩的胃口还真是一般,巴掌大的碗每人一小碗儿,宁奶奶不大饿,也不过是陪了小半碗儿。
不过舅爷爷父子好胃口,三斤的面条儿父子爷孙四个直接地包圆了。
宁奶奶看着他们吃的香甜,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尤其是看着自己六十多的兄弟也是两大碗面条的时候,就更高兴了。
他们这个年纪,能吃是福。
“这面条对胃口,我吃着正好,如果不是这一天坐着没动弹的,还能来两碗呢!”
舅爷爷这话让宁妈妈瞠目结舌起来,我的天呀,这都是一门子啥亲戚呀,不过看来要让保姆大嫂那头多准备点儿,万一这饭菜不够吃那可就现眼了。
吃完了饭之后,宁爸爸带着两个表弟去公司了,宁妈妈也去店里了,留下了老姐弟俩叙叙旧,毕竟儿孙在跟前,有些话也不是太好说。
舅爷爷在宁家住下来,最高兴的就是宁奶奶,有个人陪着她聊那些旧话,聊以前的那些人和事,再看着自己老姐弟俩都是头发花白,说到动情之处也是忍不住地就会哭出来。
以前的那些人还在世的也不多了,况且日子过的不咋样,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下地干活儿的不再少数。
宁奶奶感慨自己有个好儿子,这一点舅爷爷也是赞同的。
老姐姐好福气,他也算是托福这个外甥了。能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到处地走走看看,也是挺好的,他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了,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
正日子的前两天,宁奶奶的两个闺女都出现在了宁家,一是因为舅舅在,二是想知道大嫂这边儿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地方,尽管宁家是有保姆,可一个保姆总还是觉得有些不顶事儿,还是自家人比较贴心。
宁妈妈当然没问题,有自己人在,甭管是厨灶上还是跑路啥的孩都比较放心些。
至于采买这种事情都是宁妈妈自己一手掌控的,她不想让人贪小便宜,弄的自己心里不痛快,尽管是小钱,可人这心里就是这么奇怪。
如果是自己送人,千八百块地现在宁妈妈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若是在这种事情上少个百八十的,她这心里也不痛快的很。
她可不认为宁家的这姐妹俩都是不贪小便宜的圣人,左右信不过,一开始就使唤,省的闹的不开心。
家里的事情这姐俩倒是可以帮忙,端茶倒水伺候人的事情不正适合么?
左右伺候的不是她牛家人,而是宁家的。宁妈妈能躲清闲就躲清闲好了。不得不说,宁妈妈的这种策略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儿子闺女都围绕在身边,外加上有娘家兄弟陪着,宁奶奶的好心情就没断过。
到了正日子的前一天晚上,请了假的宁秀和宁一诺回到了家里,这俩孩子在宁家亲戚朋友中的名声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大家围着兄妹俩关心了好些话。
宁秀还是初中不知道将来是个啥情况,可宁一诺这马上就要高考了,依着他的成绩,铁板钉钉的大学生,这是宁家,甚至包括宁家的双方的亲戚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