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假病,昨天想到的点子,今天整理了一番后,就写成信,交给屠三顺路送去江丹书塾。
第二天,江丹书塾就来了两位先生,先是到县衙来见过许明旭和屠浩,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就转身去了京城里的鹏程印社下个订单。
这两天里,县城中增设了一些告示板。上面不仅有和城门处一样的地图,还有一些关于各种时政新闻,更有一些商品促销信息。这些许明旭在泰屏县就已经做过了,现在更加轻车熟路。
京县比泰屏县更加繁华,增设几块告示板很有必要。
两天后,江丹书塾帮助各个村镇开办私塾的消息被贴了上去,瞬间引来了热议。
屠浩很开心,猛夸自家媳妇儿:“哥哥想得真是周到。到了岁数的小孩子就该去上学。要是哪天能做到适龄的孩子都上学,那就好了。”
不是说熊孩子到了学校之后,就会立刻变成乖孩子。但是这可不是什么人人平等信息爆炸的后世,在我大汉帝国,知识分子都有着真正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在身份上就不惧普通的熊孩子,尊师重教更不是挂在口头上的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
譬如屠浩,只是给一些官宦子弟讲课,都还不是真正给他行过礼拜师的学生,他就敢直接上手抽太子。
这是一个体罚有理的美好时代!
熊孩子怕什么?来一个抽一个,来两个抽一双!一顿抽不服,抽两顿。抽不听话,还能罚跑罚站。
小屠夫子手段多得很。
许明旭忍不住亲了亲嘿嘿笑着的小耗子,把小耗子唬了一跳。
屠浩瞪圆了眼睛看他:干嘛?屋里有人呢!
许明旭又上前亲了他一下,宛如武艺高强的采花大盗欺负弱不禁风的菜鸡耗子。在屠浩翻脸之前,他赶紧跳下炕,整理了一下衣冠,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去前衙看看,里长村长们应该来了一些。”
在村镇开设书塾,自然需要当地的配合。这些地方也不是完全没有教育机构,但或者是门槛比较高,又或者是设施比较落后。
县衙这一次就决定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改进或者增设教育条件,同时对一些适龄儿童进行一部分教育补贴。
江丹书塾方面,会定期安排一些优秀学子,参与到各个书塾的教育中去,并且选择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到江丹书塾就读。
争取把尽可能多的熊孩子看管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助理甲(ノへ ̄、):老板家的伙食日渐变味。
助理乙(_):管饱就好了,还求什么呢?
助理甲( ̄へ ̄):耗子粮管饱能管用吗?
助理乙(_):这有什么办法呢?
助理甲(ノへ ̄、):是啊,咱们还指着耗子发工钱。
(完)
猫猫们对猫粮不屑一顾,情愿去啃花盆里的豆渣,一定是假猫吧_(:3」∠)_明天去买鱼还不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