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少几片。想到这里,他脸上的表情不自觉柔和了一些,说道:“安长羊肉滋味鲜美,肥嫩不膻,非一般羊肉可比。”
所以在京城,寻常羊肉卖七八文一斤,好一些的也有卖到十文的,而安长羊肉要卖到十四五文,还经常供不应求。他知道所谓特产在当地肯定会便宜一些,可是没想到会这么便宜。
“如此,倒是可以试着养几头。”许明旭想到就做,正好身边有地头蛇主簿在,当下就问了哪里能买到羊羔,让小钟去买,“买个三五头就好,不要买多。”
小钟捧着铜钱,一路上有些晒黑的小脸顿时就愁苦起来:“少爷,我是书童,不是羊倌。”
“嗯,你是书童。”许明旭肯定了他的工作,“快去买羊羔。”
“这就去!”小钟高高兴兴地走了。
主簿一脸懵逼地带着小钟离开,留下的师爷也跟着懵了一会儿:“少郎君只打算养三五头羊?”猪倒是养了三五百头,这比例是不是有些不对啊?
许明旭一点都没觉得不对:“嗯。待到过年的时候,送回京城去,让祖父祖母尝尝地道的安长羊。”再送一两头到屠家去,小耗子这一年要是能够长得壮实一些,想来能多吃几口羊肉。
师爷抬手拈了拈唇边的小胡子,慢了半拍才道:“少郎君一片孝心。”问题是养一头是养,养两头也是养,为什么不多养一些呢?不是雇了那么多人养猪么?赚钱和尽孝冲突么?不冲突啊!
许明旭的脑子里只想着,多了小耗子也吃不完,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眼馋,多可怜啊。
新县令要养羊这件事情,并没有引来当地百姓的关注。在如今的大汉,官员隔上一段时间就会给当地百姓带来一波农业新科技,或者是优秀的粮种和经济作物之类的,百姓们在感激之余,也难习以为常。
现在的县令喜欢养殖,也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养猪什么的不好说,但是在养羊方面,全安长县的人都充满了自信,觉得给新县令指导指导一点问题都没有。
许明旭没理会这些,开始将自己早就列好的计划修修改改之后,按部就班地筹措起来。
屠浩早在两年前就弄过农村合作社,专门种植葡萄。许明旭也亲身参与过。在国子监的时候,戚七更倾向于负责各种对外联络事宜,真正助理的工作是许明旭在做,对这方面大概流程总是知道的。虽然安长这边民风和京城不同,可到底也没遇到什么大问题。
当天气进入挥汗如雨的夏天的时候,许明旭的县办养猪场内,猪崽已经被当地的农户领养走了一多半,多出来的空间刚好给长大后的猪用来分圈。
猪圈之外,又有百姓在匠人的带领下造牲口棚。地下挖十字形的炕道,上面盖上石板,最上面再用三合土铺整齐。牲口棚的墙壁也非常坚固。
“简直比人住得还好。”一个工匠感慨着,手上动作不慢,只在额头上的汗水快要流到眼睛里的时候,才抬手擦一下。
另一个工匠咧嘴笑着用下巴点了点另外一边的工棚:“那肯定没人住得好。”
那边是他们这些人暂住的地方,地基要比这边的牲口棚要高,底下自然也是有炕道的,墙壁坚固,地上除了三合土之外,墙壁内外都用石灰抹得雪白。
这白房子刚盖出来,就引来了安长人的围观,很多人直接把这地方叫做雪房子。
许明旭也是来了安长之后才知道,这地方原来还产石灰,质量算不得太好,可是用来粉刷墙壁也足够了。这个工棚不过是试验用的,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可以用来改善当地百姓的住房条件。
现在大部分的人家房舍都是用的土墙,不易打扫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土墙容易干裂,如果碰上下雨下雪,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屋里面寒气逼人,每年冬天都是一场生死较量。有条件的人家会每年进行修补,但是安长气候干燥,修补的地方和原来的墙面无法很好的结合起来,往往一两场霜冻就能让墙皮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