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留意着老国公情况的老夫人,那不知何时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地,就连紧绷的身体也在陡然间就放松下来,看向傅佩瑶的目光越发地慈祥和蔼起来。
自古以来,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然而,放在安国公府里,这句话,却并不那么适用。
无它,谁让老国公和老夫人这两位,那是真正地战友、伙伴兼夫妻和亲人呢!
这种种情分夹杂在一起,让两人早已养成一个不避讳旁人,一切“顺心”的性情,并且,不必特意探查,就能敏锐地察觉到另外一个人的想法。
三年前,长公主和傅四爷夫妻俩,携傅佩瑶从漠北回到京城后,因傅佩瑶之故,而令长公主将过往十年众人竭力遮掩的“真相”给揪了出来,从而令两老不得不将“分家”的打算提前!
虽然,表面看来,两老依然疼爱府里的儿孙,但,其实,就连傅佩瑶这么个向来“心大”的姑娘,都能敏锐地察觉到两老看向自己时偶尔流露出来的复杂,就更不用说一直生活在内宅,见惯了各种不沾血厮杀手段的其它人了。
毕竟,自古以来,有几位老人不畅想“儿孙绕膝”“四世同堂”的美妙生活呢?偏偏,这一切,在即将成真的时候,却被傅佩瑶给打破了。
从理智上来说,他们明白这件事和傅佩瑶没有任何关联。甚至,严格说来,傅佩瑶也是一个受害者。但,从情感上来说,他们真得没办法接受“幸福美满”“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因为傅佩瑶而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缝!
倘若,顺利“回魂”的傅佩瑶,未在回到京城后的第二天,就被长公主带入宫面见太上皇和皇帝,更未当场就被赐封为“有实权、有封地、有爵位”的三品荣华县主;
倘若,之后,傅佩瑶未曾做出一件件惹人赞叹惊诧的事情;
倘若,傅佩瑶未能得到圣僧的“能给大唐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成就太平盛世,万邦来贺”的“天仙下凡”批命;
倘若,在与两老的相处中,傅佩瑶一直未将他们当成自己的长辈亲人来尊敬孝顺,更未曾设身处地为两老着想……
那么,很难说,如今,两老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傅佩瑶!
若问这些情况,傅佩瑶是否知晓?
这不是废话嘛!
即便再擅长伪装的人,倘若,没有付出真心,那么,也难有被人识破的一天。更何况,打最初,两老就没想过要隐瞒遮掩!
谁让两老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武将出身呢!
然而,这一切,对傅佩瑶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
毕竟,这世间,向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拥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不例外。
更何况,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短短二十八天。
而,不论两老最初基于何等缘由,待傅佩瑶“如珠似宝”,一幅“要月亮,就绝对不给星星”的呵护疼宠态度,然而,在这般恣意地宠爱了三年后,两老也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故,如今,傅佩瑶已经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彻底成为两老心尖尖上,任谁也不能欺负的人!
面对这种其它人劝说宽慰,不仅起不到“灭火器”的功效,反还会火上泼油的情况,让傅佩瑶上,那是轻轻松松就能起到让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哪!
瞅瞅,眼下,不就如此嘛?!
被迫近距离“围观”了这一幕的郝嬷嬷,再如何地克制,那满腹的愤懑和懊恼等复杂情绪,也难从她的神情举止中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