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将所谓的“西游记”捋了一遍,哪怕被拐弯抹角夸成唐太宗,泰兴帝依旧不满意。
悟慧大师娓娓道来相比较来说很“一箭三雕”的圆满故事:这婴儿就像那孙猴子,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化身,那玉就是紧箍咒,人到凡间来是来为帝王效力的,比如说宣传佛法普度众生,比如说下西洋去朝蛮夷宣佛法。总而言之,是个出家人,不碰政治军务,不会碍到帝王眼。
当然,这相当于“紧箍咒”的玉自当献上帝王。
悟慧大师说完之后,看着沉默的泰兴帝,细细反思了一番,感觉这传奇很合情合理,标准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完美落幕,他个出家人猜不准帝王心思,但问题是这主梗是皇帝他儿子,一手养大的儿子编的啊!
泰兴帝颇为嫌弃的看眼悟慧大师,不冷不热道一句:“大师所言也有理。”
罢了,他当老子的总不能拆自家儿子的台。
带着满腹的“无人懂的憋屈”,泰兴帝继续声音不高不低,让人听不出喜怒道:“既然这孩子与佛有缘,大师便了为弟子,好生教养着吧。”
说完,泰兴帝揣着那块神奇的“宝玉”便回城去神威将军府。他打算吃饱喝足,先拾完这个“话本都不会写,没替自己儿子想的”司徒,然后去煞煞贾政一房。
就算贾代善棺材板翘起来,他也得不顾往昔情谊,折磨贾政一通。
这边终于送走帝王的悟慧大师看眼襁褓中不哭不闹的婴儿,慈祥和蔼的笑了笑,眼中带着丝阅览世间的淡然:“温柔富贵乡是劫,民生疾苦也是劫。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抬手逗了逗睁开眸子的婴儿,悟慧大师沉声:“牺牲你一人,幸福万家。”
“从今后你法号无花,一生不染桃花。”
“乖,你的宝玉被皇帝顺走了,老和尚从香客里给你化个金镶玉的长命锁,刻什么都成,保证咱无花小和尚也平平安安。”悟慧大师抱着现名为无花的小和尚寺庙里转悠了几圈,美滋滋的对着自己的信众炫耀着关门小弟子。
“恭喜大师,贺喜大师。”香客们齐齐贺喜,顺带添礼。
“同喜,同喜。”
悟慧大师抱着孩子,看眼人群中隐匿的一借住和尚,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来。他隐隐窥伺一二天机,但那又如何?
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老和尚替小和尚着礼,另一边泰兴帝越想越有些不是滋味。
哪怕理智告诉他这样处理挺好的,可是大抵是得不到的总是是最好的,他就看中“疗疾”两个字了。
在寻求神话传奇之前,他其实已经召来御医询问过了。若是这“宝玉”上面没有字,那其实从医术上来说也是有可能的。
就跟珍珠产于珠蚌内似的,因为有异物进入蚌的体内,而蚌本身无法将它排除,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将异物包裹,经年累月之下便成了珍珠。这若是没字迹的“宝玉”,那就跟这道理差不多,就是某个异物进入体内,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