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由与孙丽钗第一次晤面。
上一次共处一室照旧两年前,其时孙丽钗病重,而本由还不记事。
那之后,本由被带到了少林寺内,孙丽钗反倒留在了别院。
两人就一直没有相处的时间。
然而一晤面,却意外的融洽,孙丽钗的思维灵动如春蝶,而本由的心胸安宁如夏蝉,配合依附在鹿缘菩萨这颗大树的枝条上。
正缘扣的体验很奇妙,单纯是与外人分享自己的思路、机变,在这种念头通达的状态下人心是绝对理性的,绝不会掺杂多余的情绪,一切表述都是条理明确,以致可以相互心领神会。
一小我私家的智慧有限,团体的智慧无限,更不必说是相互倾力相助而默契十足的状态。
若说将正缘扣比作因特网搜索引擎也是不妥的,更像是灵魂附体来得直观。
譬如某人擅长绘画,某时扣定的同伴画一副山水而其自己是个不能再外行的新手,那就直接通过正缘扣的连结,取代同伴的意识,隔空作画。
这一招或许用来作弊是再好不外了。
鹿正康也是感概不已,真要有这功效,学习才叫减负呢,只需发扬自己的特长喜好即可,不会的叫同学资助考试……
他在这边暗自入迷,正缘扣里的本由和孙丽钗开始交流。
准确的说,不能算作是交流。
他们都不是普通小孩,所以不会是打打闹闹的,相反,他们之间互动的局势如同一场无声的默剧。
考量、思索、试探、抗拒。
在正缘扣的世界里,人的面具被脱去,心与心的交流做不得假。
孙丽钗体现出反常的警惕与倾轧,这才是小女人的天性,平时的灵巧只不外是她为博取大人好感的伪装,在心田的空虚中,她依旧是谁人躺在床榻上感受生命紧迫之恐惧的小娃娃。
永远面无心情的本由则照旧面无心情的,他的倔强似乎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这样顽强的两小我私家相遇,但他们非是针锋相对。
他们的眼神都很纯良和善,孙丽钗虽然不愿意表述太多,可对小秃驴照旧很有好感的。
二人这样默然着,不亲近,不远离。
蝶不会为蝉鸣所吸引,蝉亦是未曾迷恋蝶舞。
可它们都是窗外风物。
许久。
“……我先走了,下次再见。”孙丽钗对本由释放了一点礼仪性的善意,随即脱离了正缘扣。
本由呼得长出一口吻,虽然照旧面无心情。
他站在一片亮堂堂的光线世界里,上下四方都是混同的色彩。
这些都是假象。
正缘扣的世界没有牢靠的形态,每小我私家的个性、情绪差异,看到的局势也差异。
所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精神世界是彻底唯心的,本由知道自己每次来到正缘扣看到的情形也都是差异的。
在这里,配景都是小我私家理想的投射,真正清晰的是其余来到这里的同道,尚有头顶那太阳一般的菩萨报身。
本由追念同孙丽钗的晤面。
就这么想着,片晌,他拍了拍自己的脸,照旧面无心情。
双手食指拉起嘴角,扯出半张鬼脸,半个假笑,合起来就是一个阴阳怪气的沙雕。
收回手指,在僧袍上擦了擦口水。
本由叹了一口吻,也脱离了正缘扣。
眼前的世界变化。
再回过神。
果真。
一群秃驴挤在他的房中,正用热切的眼光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