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谋断九州 第九十七章 吴士

王颠没有立刻告辞的意思,徐础请他坐下,两人又聊一会,王颠说了些江东形势,虚多实少,徐础因此猜测,七族起兵为真,势如破竹则未必。

王颠小声道:白天时我见徐公子与郭时风坐在一起,难道你是为沈并州当说客吗

还有降世军三王。

王颠眉头微皱,沈并州至少是世家大族,降世军不过是一群乱民,徐公子为何甘愿自降身份,受其驱使

降世军首举义旗,当受天下有识之士的尊重,况且天成朝未灭,各方务求联合,勿论出身来历。

王颠知道自己的话过头了,笑道:也对,徐公子大度,堪称国士。但你也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徐氏乃吴国皇姓,七族之首,走到哪里都高人一等。

这个吴国人太过骄傲,徐础笑道:王兄来邺城有何用意

借兵。王颠倒不隐瞒,借兵一万,收复故地,与冀州平分淮南。王颠压低声音,淮南也有使者在这里,徐公子要防着点,咱们吴国与他们势不两立。

我会小心。

王颠起身要告辞,马上又坐下,并州和降世军能借兵吗

现在不行。

唉,你们现在是自身难保。

以后或许有这个可能。徐础没提吴越王之号。

那都是远水,解不得近渴,冀州五部兵倒是现成的,可惜,他们要价太高。

要什么了

要吴国俯首称臣,今后年年进贡钱粮布帛若干,还要美人十名。吴国不缺人财物,可是称臣七族丢不起这个人,被天成朝征服十几年,已是奇耻大辱,怎可再受他人压制

吴国人骄傲而不知变通,徐础将王颠归为不可劝说之人,点头敷衍。

徐公子见过周刺史了

还没有,我明天要去先见冀州诸将。

替我向铁眉将军说一声,钱粮布帛和美人都可以加倍,称臣真的不行。

好。徐础答应下来。

王颠又吹嘘一番七族兵力之盛,这才起身告辞。

茶已经凉了,徐础付钱走出正堂,迎面正好看见乔之素走来,于是拱下手,不知该不该打招呼。

多日不见,十七公子安好。乔之素主动上前。

乔先生什么时候来邺城的

有一段时间了,我是随兰左军一块来的。

乔先生升官了吧恭喜。

乔之素原是大将军楼温的幕僚,深受信用,却没有品级,他既做左军将军兰镛副手,必是改换门庭,得到实职了。

乔之素干笑两声,世事无常,世事无常。十七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原来乔之素是特意来找他的。

徐础跟着乔之素走到院中的无人阴影处,问道:乔先生有何指教

沈家要刺杀朝廷使节

乔之素问得直接,徐础差一点就因为惊讶而露出马脚,可他及时显出模棱两可的笑容,等了一会才说:乔先生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乔之素的目光紧盯不放,没看出任何消息,于是也笑道:沈家比朝廷更需要冀州兵,事情陷入僵局,对他们不利,所以我猜他们会行险招。

周刺史为主,其他人都是客,没有周刺史许可,谁敢动手况且我是初来乍到,沈家便有想法,也不会告诉我。

这么说,十七公子只是说客,并非为虞世子而来

徐础恍然大悟,乔之素以为他是专门来刺杀张释虞的。

只是说客,咱们不比刀枪,单争口舌,看谁能说服冀州诸将。

乔之素微微一笑,形势对十七公子可不利,我不需要说服冀州兵南下救驾,只需要他们暂时按兵不动即可。

宁抱关也不希望冀州兵轻举妄动,徐础自己的想法却是一定要带这支大军参战。

天下大势对朝廷更不利。

面对重病之人,有人要救,有人要舍,这就是咱们的不同了。

君子和而不同,我与乔先生宁为君子交,无为小人交。

天下人皆以十七公子为刺驾者,我却知道十七公子志不在一刀一枪之功,能与公子结君子交,乔某幸甚。乔之素拱手,虞世子明天一早进城,十七公子可否拨冗见上一面

徐础明日要见冀州诸将,但他不急,我今天刚到,虞世子就知道我来了

虞世子猜你会来,提前吩咐我,无论如何留十七公子一步。乔之素稍顿一下,郡主也要见十七公子一面。

哪位郡主

芳德郡主。

徐础一愣,没想到所谓的郡主副使竟然是自己的妻子,这让他更加迷惑不解,张释虞张释清兄妹年纪皆幼,来邺城能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