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世王亲口所言。甘招道。
薛六怎会改变主意宁抱头虽戴万字符巾,对降世王却没有恭敬之意,呼其旧名薛六。
宁王的谋士有本事,是这位徐公子劝说薛祖,令两家讲和。
宁抱关先是冷笑,随后大笑,站起身来,走到两人面前,看到我的营地了
两人点头,心里都对此不解。
朝廷已经封我为镇河大将军,这些帐篷盔甲旗帜粮草,都是朝廷赏赐之物。
甘招低头不语,徐础道:朝廷没有镇河大将军这个称号,临时编造出来哄骗大王。
可东西总是真的吧
钓鱼之饵,何足为庆
饿急了,什么都得吃,管他饵不饵的。
大王吃饱了
宁抱关微微一愣,缓缓道:没饱,连一分饱都没有,还是饿得慌。
甘招也听明白了,笑道:即便接受招安,朝廷也不会拿咱们当自己人,怎么可能吃得饱宁王头戴旧巾,想必仍念旧情。
宁抱关摘下头巾,拿在手里观看,弥勒祖师在哪呢为何迟迟不肯显灵
甘招道:我等在秦州以匹夫之身起事,虽屡战屡败,可迄今未倒,没有弥勒祖师暗中佑护,何以获此大功
宁抱关重新戴上头巾,我的老婆孩子呢
都在临河镇,只要宁王同意讲和,拔兵前往江东之日,薛祖自会归还嫂嫂母子,一个不缺。
宁抱关围着徐础绕了半圈,开口时仍对甘招说话,告诉降世王,接受官兵招安只是我的一时之计,我仍是降世军吴越王只要他肯承认这个王号。八天之后,我会东进,再不西还,在此期间,大家划岭为界,我不过去,你们也别过来。我的老婆孩子若是短缺一个,哪怕是少一根手指头,或是受了谁的羞辱,别怪我反悔,大丈夫在世,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
八天我可以先替薛祖答应,若无异议,咱们歃血为盟拜佛定约。
随你。
那我先回去了。
别急。刘步升宁抱关高声叫道。
刘步升进帐,手里仍握着那杆长槊。
替我款待甘老弟,好酒好肉,他还是自家兄弟。
刘步升咧嘴笑道:还是从前的兄弟好相处,甘司库,来吧,咱们一醉方休。
甘招拱手,徐础也拱手,宁抱关道:你留下。
帐中再无外人,宁抱关坐回椅子上,半晌不语,也不看人,徐础也不吱声,目光瞧向另一头。
你怎么知道我想讲和宁抱头收回目光,问道。
天下未平,不宜内斗,大王想必明白此理,大王之号,由降世军而得,与之争斗,无论胜负,对大王名声有损无益。
我生平最厌恶的事情就是别人替我做主。
所见偶尔相同,是和是战,仍由大王一人决断,我将性命交与大王手中,无悔无怨。
宁抱关大笑,读书人,哈哈,读书人。晋阳兵怎么回事看你的样子,这些事情瞒着甘招吧
他们不问,我自然不说。
嘿,甘招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被你蒙骗过去。晋阳兵果然南下
正在路上,三五内可达应城。徐础推测如此,语气却极肯定。
沈直有何用意
观战,择机而动。
宁抱关骂了一句脏话,观个屁,官兵越来越多,就算我与降世军讲和,也不是官兵对手,晋阳兵这是要趁火打劫吧。
不然,沈牧守曾有抗旨之举,反形已露,不得朝廷信任,晋阳兵更愿意看到官兵战败,只要有一线希望,必然参战。
这一线希望在哪呢我连根毫毛都看不到。
合则强,分则弱。徐础随机应变,对降世王大讲分封诸王的好处,对宁抱关则力陈联合的必要。
怎么合我与薛六都是一样出身,可以讲和。跟沈直,无话可讲。
大王以一时之计接受朝廷招安,何不再行一时之计,向沈牧守称臣
宁抱关又骂一句,老子是吴越王,低薛六一头也就算了,谁让他第一个起事呢,沈直是什么玩意儿区区一个牧守,让吴越王称臣
沈牧守很快也会称王。况且一时之计一时用之,中原混战,大王越早脱身越好,唯有占据江东,才有问鼎天下的资格,若死守此方寸之地,纵然大胜一场,大王自度可守得住吗
宁抱关沉默片刻,我怎么知道你是在我为着想,还是在给我下套
以大王之智,当明鉴忠奸。
哈哈,我的确明鉴,你不忠,但也不奸。行,我给你一次机会,若能真将三家捏合在一起,共度难关,算你有本事,要什么给什么。
在下别无所求,只问马维现在何处
想不到你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就是马维出主意,让我接受招安,但他不在这里,去孟津了。
孟津
他自告奋勇,说是要夺下孟津献给我,所以我给他两百人,让他去试试。
孟津南北两城固若金汤,即便是两千人两万人,也未必能攻得下来,马维只带两百人,无异于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