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础只得继续向镇中前进,见两边的房屋极少完整无缺,哪怕只剩一面断墙,旁边也聚集不少人,就地生火,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小声嘀咕,老弱妇孺居多,青年男子不过二三成。
这样的叛军不堪一击,哪怕面对数千官兵,也会一败涂地,徐础心里纳闷,朝廷至少能派出八万西征大军和数万禁军,怎么直到现在也没能平乱
很快,他找到一些原因。
镇子中心的几所宅院保存较好,周围有人巡逻,徐础刚一靠近,就被拦下。
几支火把伸过来,徐础发现自己陷入包围。
你是哪家的来这里干嘛一人问道。
吴越王宁家的。徐础随口道。
火把稍稍退去,徐础能够看清状况,前后至少有三十人,装扮各异,头上却都裹着一块头巾,巾上画着大大小小的万字符,有多有少,似乎代表着级别。
一名三十多岁的壮汉挤过来,从身边人手中夺过火把,又伸到徐础面前,宁暴儿派你来的
对,来见降世王,谈谈如何击败官兵。
那人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只有徐础不笑。
姓宁的小子疯啦,派一个小白脸来见降世王。你有什么本事一个能打几个
我有满腹韬略,可以一敌万。
众人笑得更加大声,有人伸手拉扯马上的小白脸,来来,让我试试怎么个以一敌万法。
徐础正要纵马冲出人群,远处有人喝道:何事聚众忘了刚立下的规矩吗
宁暴儿派来一个小白脸,说什么能够以一敌万。
徐础大声道:降世王欲平天下,何以拒见天下之士
笑声又起,外面那人却呵斥众人,命他们各回原来的位置。
徐础跳下马,见迎面走来一人,中等身材,微胖,四十岁上下,身穿甲衣,头上无盔,也是一顶青巾,上面画着的万字符比别人更多些,身后跟随五六人,有人手持火把,替他照路。
在下洛阳书生徐础,敢问阁下怎么称呼
在下姓甘名招,秦州人士,现为降世军左路统领。
两人互相打量几眼,甘招道:先生果真是吴越王派来的
嗯,眼下形势纷纭,吴越王派我来求和,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共同对外。徐础猜到宁暴儿必然与秦州降世军不和,而且叛军之间不会有兵符一类的东西。
甘招露出喜色,果然没有追问,拱手道:徐先生来得正是时候,请随我来。
有劳甘统领。
走出没多久,两人话还没说上几句,对面又来一伙人,个个握着出鞘之刀,当先一名又高又壮的汉子道:宁暴儿派人来了正好,让我砍一刀撒撒气。
甘招上前,他的人围住徐础以为护卫。
刘将军,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宁暴儿是自家人
呸,有他那样的自家人吗大家都去王号,就他一个不肯,还抢咱们的粮食,降世王原谅他,我也不肯。
甘招拦住刘将军,小声劝说多时,刘将军终于大声道:先饶他一条小命,说得不对,务必让我先砍。老子的刀今天还没发利市呢
甘招回来向徐础道:先生别在意,一群粗人,不懂待客之道。
英雄不问出处,值此乱世,正需要胆大有力之人。
甘招向几名随从笑道:还是读书人会说话,咱们想成就大事,必须找一批读书人,吴越王已经走在前面了。
一名随从道:三叔,别总说吴越王,当心惹麻烦。
顺嘴了。
徐础被带到一间屋子里,与十几名叛军士兵挤在一起,甘招自去向降世王通报。
有人分给徐础一块烤得半焦的肉,他也是饿了,拿在手里吃了一半。
这些人都是甘招的部下,谈论内容无非是哪里有粮哪里有官兵,粮食要夺,官兵要躲,没人关心更长远的事情,只想着明天怎么才能吃饱。
徐础偶尔插话,很快打听明白,潼关还在官兵手中,降世军建了一批木筏,从上游过河,想要包围潼关,结果撞上造反的河工,一边打一边收编,离潼关反而越来越远。
至于甘招,原是秦州的一名地方小吏,因为平定不了本地叛乱,干脆加入降世军,颇受降世王薛六甲的器重。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甘招来找徐础,先生随我来,降世王这就见你。
镇里有一座衙门,降世王就住在公堂里,只点一支火把,影影绰绰照见一屋子的将士,徐础刚一进去就被人按倒,甚至没看清降世王的模样。
宁暴儿派你来求和堂上有声音问道。
徐础拒绝屈服,挣扎站起,大声道:对,只要降世王去掉王号,俯首称臣,吴越王愿意既往不咎,饶你们所有人一命。
过去几个月的经历让徐础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恐吓比讲道理更有用。
只要对方肯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