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亲眼见到那些乱民,就会明白说这些无用,别跟我争,我想休息一会。
腹部的伤虽不明显,却对大将军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积累多年的雄心壮志,无可遏制地外泄,当年的金戈铁马,仿佛一场属于他人的梦境。
车辆突然停下,一名校尉在外面道:大将军,前方有圣旨。
楼温动动身子,让他过来宣旨。
楼础掀起车帘,跳到车下待命。
一名宦者跑来,见大将军仍坐在车上,不由得一怔,没敢提出要求,反而向大将军跪拜,然后起身取出圣旨。
圣旨写在绢布上,非常正式,不像楼础带来的遗诏,乃是临时写在纸上。
宦者正要开口,大将军道:别念了,拿来我看吧。
这样的要求不合规矩,宦者犹豫一下,乖乖送上。
楼础接过来,转交给父亲。
楼温看了一遍,笑道:太子已在柩前继位,第一道圣旨就是命我留在驿站,不许进城。回去告诉新皇帝,就说老臣遵旨。
宦者应是,匆匆跑开,生怕再被叫回去。
离驿站还有多远楼温问随车校尉。
已经过了,要往回走几里。
嗯,那就调头吧。
楼础上车,父亲真不进城这道圣旨绝非太子新帝之意。
马车慢慢调头,楼温道:别急,等郭时风的消息。
郭时风惯于见风使舵,他与梁升之一起,更不可信。
嘿,他可是你的朋友。
他不算我的朋友,是马维拉他入伙
想闯进城是不可能的,先住进驿站再说,让我安静会。
楼温闭目养神,楼础心中却安静不下来,反复思考眼下形势,越想越不安。
到了驿站,士兵进去安排食宿,楼础先下去,伸手要去搀扶父亲,楼温却递来一件东西,放在儿子手中,这是我的私印,你带在身上,立刻去往禁军营地,求见湘东王,随你许诺,事后我全认,总之要争得湘东王的支持。
湘东王
我与湘东王有些旧交情,又刚刚联姻你一定要说服他,只要我能进入禁军,楼家不倒。
西征大军不是还有八万人在潼关吗
远水不解近渴,而且那八万人分别由不同将领掌控,不都是我的人,调派起来比较麻烦。湘东王虽非禁军统帅,但是在军中颇有几分声望,如果宫里重用济北王,湘东王很可能会不满。
明白了,父亲,我这就出发。
等等,带上乔之素。
幕僚乔之素跟在队伍最后面,额头受伤,样子颇为狼狈,楼础请他来见父亲,大将军交待道:乔先生多多指点我这个儿子。
乔之素深揖,十七公子聪慧过人,我跟随左右,拾遗补阙。
大将军挥手,示意两人离开。
两人骑马前往军营,乔之素执缰拱手,惭愧,我一直以谋士自居,却没料到朝廷竟会唉,陛下行事实在是出人意料。
楼础简单将形势又说一遍,当然不提自己就是刺客之一,最后道:乔先生此前就曾让我接触湘东王,可我一直没能做到,也很惭愧。
乔之素道:十七公子受困宫中,自顾不暇,也是我想得太简单。不过,这次劝说应该会成。
湘东王与济北王不和吗
乔之素想笑,结果牵动伤口,变成一个古怪的表情,两王虽为叔侄,交往不多,倒是没有恩怨。湘东王与太后现在应该是太皇太后了曾经定过亲,可太后最后嫁给先帝,中间发生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那湘东王应该很支持太皇太后。
乔之素摇头,恰恰相反,她还是皇后的时候,就曾力劝先帝除掉湘东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被先帝压下去。当今天子啊,也是先帝了登基之初,太后又闹过一回,陛下没听,命湘东王就国镇守南方。如今新帝年幼,济北王乃太后所生,很可能会掌权,也很可能顺从太后心意。
楼础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要联络湘东王。
秦州之战很惨烈吗父亲受伤之后,好像有些失落。
乔之素挤出笑容,按理说这些话不该我讲,可是讲就讲吧,都这个时候了。是十七公子的那些兄弟子侄,他们本是大将军身边的亲兵,遭到伏击的时候却最先陷于混乱,各自逃亡,以至军心溃散,连大将军也阻止不住。好不容易逃回潼关,大将军想亲手斩杀几人,最后却没下得去手。大将军失望至极,常说楼家没有栋梁,怕是要倒,可是对十七公子,大将军还是十分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十七公子。
如果大将军不能重新振奋,即便说服湘东王,怕也无济于事。楼础喃喃道,发现怎么也没办法用名实之学解释父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