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之鬼神无双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章 李牧之局(4)

这是徐元直的计策张郃听话,狮眸一瞪,怒声问道。诸葛亮闻言,一凝神色,颔首道:刘备帐中,如有此才华设此局者,恐怕也只有那徐元直。这回确是亮小觑了他,没想到他竟有如此大才

诸葛亮说罢,心里却又不禁在为徐庶喝彩起来:好高明的一手,徐元直你不愧是我诸葛孔明的挚友就凭你今所设之局,无论成败,未来在史中,你必不会逊于那李牧

却说诸葛亮此时正为徐庶暗暗喝彩,另一边张郃却是心急如焚,但张郃还是强忍住了,并打起精神,沉吟一阵后,向诸葛亮问道:不知副军师可有破局之法

诸葛亮听话,面色一震,脑念电转,先不说话。张郃眼见诸葛亮在思考,却也不敢打扰,任由诸葛亮在旁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诸葛亮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张郃速是望去。却看诸葛亮双手执扇,拱手一拜后,沉声道:纵观当今天下局势,以我马曹以及孙三方最为强势。而如今西方尚且混乱,因此刘璋以及司马懿张鲁等势力可暂且不理。而马超早已与主公兄弟反目,再者此人野心极大,恐怕此番会与前番响应曹操号召一般,响应刘备的号召而眼下北方,曹孙两方却也处于混战之中。

但曹老贼为人奸诈,精于算计,再者他素来将主公视为最大的敌人,恐怕他还是那第一个响应刘备的诸侯可这倒不是最关键的一环,最关键的其实是在孙家毕竟只要孙家能够为我军拖住曹老贼在北方的兵马,如此曹老贼便无法向兖州发难,那徐元直此番所设之局,便将不攻自破却听诸葛亮话音一落,思绪敏捷的张郃霎时反应过来,神色一震,双眸发光,道:也就是说,只要孙家不会背叛我方,那徐元直之局便可化解

嗯诸葛亮听话,却是沉吟起来,似是有话,却又不说。张郃见了,眉头一皱,正想张口。这时,诸葛亮忽然颔首,道:却也可以这般说。

实则破局与化局可谓本质不同。诸葛亮心里很明白,虽然就算孙家能够继续站稳阵营,不受动摇,继续与曹操于荆州开战,破了徐庶之局。但要化此局却还要费上极大的功夫。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一旦刘备称帝,让其主弑君之名坐实,那么这个罪名很可能将会背负一辈子,当然这个罪名会直到其主夺得天下那日结束。毕竟那时天下已然改朝换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社稷革新,一切将会有另一番的气象,以往过去倒也已经不重要了

但若是其主最终不能得到天下,那么这个罪名就算到他死的那日也不会结束,他将遗臭万年,世世代代受人指骂

而相同地,其主麾下文武也将会受到万夫所指,遭人痛骂助纣为虐,不辨事非

这所幸其主慷慨好义,对其麾下文武皆是器重有加,不曾有过丁点辜负,也正因如此,其麾下文武人人皆对他忠心不二。否则这弑君之罪一旦由刘备这个汉室后人广发檄文宣告天下,其主麾下便将难免会人心溃散,人人自危,甚至会有人不忍受辱,背离而去

正因如此,诸葛亮才会说徐庶这计毒辣至极

我诸葛孔明本想留有清名于世,虽不敢奢望能比之管乐之贤,流芳百世,但也希望能够如清流一般,名贤一时。没想到如今恐怕诸葛亮念头一转,陡然面色一变,强震神色,忙在心中自责道:主公心系苍生大业,为此不知背负了多少罪名,经历了多少险难,却依旧心坚志毅,从不退缩我孔明深受主公器重,岂能有所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