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颜霜奇怪的是,相册的前j页都是一些速写作品。
比起古董和古籍,她其实对绘画了解的更多一些。因为上大学的时候,她业余ai好就是随画一些速写——审美的确是有门槛的,只有真正画过画的人,才能有欣赏他人美术作品的基础。
而眼前这j幅速写,颜霜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所有画很明显都是赵炎,不过画的他留着胡子和长发,于如今的摸样差别很大,不过脸型与那深邃的眼睛,却是极易辨别的特征。
j幅画出自不同画家之,风格差异很是明显。可笔触之下的形神却都把握相当精准。有的是寥寥j笔勾勒身形,画的是赵炎扶着一把c叉站在稻c垛旁的摸样。有的是在酒馆之,赵炎端着一杯廉价的麦酒,头上顶着破洞的c帽,目光平静的望过来。
艺术作品的强大在于其无形的共鸣。颜霜呆呆的看着j幅画很久,越看越觉得这不是出自普通画家之,她看到每幅画下面都有个签名,便仔细辨认了半天。可这些签名都是画师随连笔一划,她甚至不知道这是英语还是法语——仔细拼读了很久,她才在大概认出了其一个稍微工整的签名写的是“pcézanne”,这个法语名字颜霜想了很久,随即忽然意识到这是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
塞尚和莫奈、德加等人算是同一时期印象派画家代表,大名鼎鼎的梵高也是那个时期的画家,但当初明显没有他们出名。颜霜能知道这些人,是因为书店里常年有印象派的画册摆在显眼处。
不过意识到这是塞尚的作品时,颜霜又有点瞠目结舌——塞尚是十九世纪的画家,他上哪儿画赵炎去?
还是说,这只是长得和赵炎很像的人,所以他买来收藏?又或者这签名g脆就是恶搞?
不可能啊…谁会这么无聊。
她翻过了这j张画作,看到了后面的相p。戴着圆顶黑se礼帽的赵炎穿的非常英l风,他和另一位大胡子外国人站在火车站前,握着一柄绅士杖。
画面的赵炎也留着络腮胡子,一身西装,肩上还有个维多利亚时期的斗篷。背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火车头,更远处是一p烟囱和垂直上天的黑se烟柱——这似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l敦的典型场景。
相p边缘都变h发卷了,下面写着的日期是“451903”,意思拍摄日期在一百多年以前。而仔细盯着有些模糊的人像看了半天,颜霜却能确认照p的人应该是赵炎…或者说长得和赵炎很像。
这曾曾祖父之类的?
颜霜心疑h越来越多,她往后翻,发现这些泛h照p拍摄日期从1903年一直跨越到了1995年。不光有烟雾缭绕的l敦,间还有背景满是坦克残骸的战场、头顶瓦罐的非洲居民、周围光秃秃一p的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等…她发现这里面的照p要么赵炎和某些人的合影,要么就是单纯的风景照。
颜霜数了数,1937-1945年之间没有任何照p,估计因为这段时间是战争时期。而1946年则有一张照p,拍摄的是他在一p废墟前的背影,下面写着“681946,广岛”。
这个地点颜霜很清楚,那是二战米国在日国扔核弹的城市…
从1960年之后的照p便都多为彩se,颜霜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因为她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画面这个长得像赵炎的家伙,从始至终似乎都没有衰老的迹象!
要说不是一个人也不可能,很多照p年代跨度不过j年年,就算是儿子孙子长得很像,也不可能在容貌上毫无差别!
她来回对比了相差一百年的照p,越看越觉得诡异——她感觉自己真是见鬼了,但这念头生出来,她才想起自己才是真的鬼,而对方是一个有血有r的年轻人…
“年轻?”
颜霜一愣,忽然想起自己问他今年多少岁,对方说“一千多岁”…这句话,难道并不只是玩笑?
再往前,之前聊起“永生”话题时,自己还嘲笑过他怎么知道“永生”是什么感觉,而对方笑笑没说话…
合上相册,颜霜扭头将目光转向了旁边那一排排书籍——根据封面的落款来判断的话,这些书籍的年代跨度更广,最边上一本应当是元代的。至今百多年应该是有的。
颜霜开始仔细比对这些书籍上的字迹,看着看着就被吓得不敢看了。因为她发现所有书籍上的字,似乎都是同一个人写的。
线索像是忽然连成了串,她回到大厅,轻轻握住了那柄黑se的太刀。在成为“守护之灵”的过程里,无数闪过的画面,有一幕正是“自己”用这柄长刀疯狂劈砍杀戮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