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那另外两个孝顺儿子却已一左一右扶住了李渊。两人配合默契,李元吉安抚李渊:“父皇,您消消气。”李建成义正词严:“世民,还不快向父皇请罪?”
这下,李世民明白了,一脸轻蔑地望着李建成不住冷笑。“原来是你!”
“放肆!”李渊见李世民对太子无礼,心中更是坐实了李建成的话,当下又吼。“建成不仅是你兄长,更是当朝太子,你对他可还有恭敬之心?”
哪知李世民竟当即脱冠跪地,冷冷道:“父皇既然见疑儿臣有谋逆之心,何不令大理寺问罪?”他虽做出了谢罪的姿态,但却背脊挺直、下颚上抬,满含忿恨和怒气的目光犹如两支利箭直射向李渊。显然,这是跟李渊卯上了。
李世民这一句“谋逆”正戳中了李渊日夜悬心的隐忧,老底被揭,李渊更是羞怒不已,如鹰隼般的目光狠狠刺向李世民。“你以为朕不敢么?”
此时,李建成与李元吉都已松开了李渊,默默地退至一旁。两人彼此互视,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抹熟悉的喜色。天家无情,他们二人与李世民之间的兄弟情义早在多年的明争暗斗中消磨殆尽,如今所剩的唯有你死我活。若能假借李渊之手除去李世民,对他们而言实是梦寐以求。
而李世民却是无所畏惧,望向李渊的目光非但不闪不避更加满是倔强冷嘲,仿佛在说:“这种日日遭受猜忌排挤的鬼日子老子早过够了!有种的,你就杀了我!”
于李渊而言,李世民的桀骜不驯显然动摇了他作为父亲的权威,更触动了他的帝王威仪,直教李渊恨怒欲狂。“宫中卫士何在?”李渊阴恻恻地下令,已然全无半点父子情谊,直教人不寒而栗。“还不将这目无君父的乱臣逆子拿下?”
有李渊一声令下,宫中卫士忙列队而入。他们同样忌惮秦王功绩,并不敢当真将他拿下,只围在他的身侧客客气气地道:“秦王殿下,您请!”
李世民仍然僵直着身躯跪在原地没有动,此时此刻,他竟是想起了李渊命他平灭杨文干时说过的话。那时,李渊说:“我不能效仿隋文帝下手杀自己的亲儿子,我会封建成为蜀王。”原来,他不忍心杀大儿子,却能忍心杀二儿子!想到这,李世民不由纵声大笑。这笑声分明豪烈狂妄不可一世,可不知为何竟听得人有落泪的冲动。只见李世民连半句请罪求饶的软话也不肯说,便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这个时候,镜头又转向了李渊的扮演者郭克用。只见他的眉心紧皱、手臂摁着御案微微发颤,忿恨、厌恶、懊悔、心疼……各种复杂的心绪在他的眼底不住轮转,最终化为一抹冷然。
眼见这二人终究走到父子决裂你死我活的地步,太极殿外忽然传来中书侍郎宇文士及急切的呼声:“圣人,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有要事启奏!”宇文士及出身门阀显贵,向来谦退有礼。可这一回,他竟不等李渊宣召便自行跑进殿来,手捧奏本急急奏道:“突厥颉利策反苑君璋,两路人马合攻陇州及阴般城、分攻并州。情势危殆,还请圣人速速派兵讨逆!”
宇文士及话音方落,太极殿上霎时一静,落针可闻。
第26章拍摄(下)
由阿史那家族振兴的突厥汗国崛起于西魏年间,本是柔然的臣属。隋时因隋文帝的用计分化,分裂为东、西两部。到隋朝末年时,东突厥再度崛起,并趁着中原内乱的机会屡犯边疆。唐高祖李渊起兵时从刘文静之议,和好突厥并亲自写信给当时的突厥可汗始毕联系。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盟约在两国国力相差太大时,通常都是一张厕纸。只在李渊登基的第二年,东突厥便蠢蠢欲动挥兵南下,兵锋一度渡过黄河直指夏州。只因始毕可汗病逝,东突厥内部为继承汗位起了争斗,这才草草退兵。武德三年,阿史那咄在义成公主的支持下取得汗位,并娶义成公主为妻,号颉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