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明朝那些事儿 第 44 部分阅读

摸不着头脑,跟踪的人发现,杨廷和yi路去南京,不但没干啥事,连yi句怨言都没有。刘瑾听到汇报,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没有再找杨廷和的麻烦。

刘瑾同志,你的道行还是太浅了点啊。

答案终于揭晓了,不久之后的yi天,朱厚照先生退朝时,突然问了刘瑾yi句话:

“杨学士人呢”

刘瑾懵了,连忙回答:

“在南京”

朱厚照yi听就火了:

“他不是入阁了吗怎么又跑去南京了,赶紧把他给我叫回来”

于是没过几天,杨廷和又回到了北京,继续当他的内阁大臣,还是和以往yi样,啥也没说,也就当是公费旅游了yi趟。

杨廷和得意了,刘瑾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yi回事呢

刘先生应该调查过杨廷和,可他看档案不仔细啊,这位仁兄哪里知道,杨廷和曾经当过yi个重要的官詹事府的詹事。

大家要知道,詹事府可不是yi般的地方,它的主要工作是辅导皇子读书,当年朱厚照做太子的时候,对杨廷和的称呼是“杨师傅”。

人家“杨师傅”根基牢固,还有皇帝撑腰,刘公公连河有多深都不知道,就敢往里蹚浑水。失策,失策

此后刘瑾对这位“杨师傅”敬而远之,再也没敢难为他。而经历了这件事情后,杨廷和与刘瑾彻底撕破了脸,他转向了李东阳yi边,开始筹备计划,解决刘瑾。

这个“搞不定”的杨廷和已经让刘瑾丢了面子,可下yi个“整不死”却更为生猛,也更加厉害,刘瑾的这条老命就断送在他的手上。

这位“整不死”兄也在后台等了很久了没办法,演员太多,他就是之前被派去陕西养马的杨yi清。

说来让人难以理解,养马的杨yi清怎么会和刘瑾闹矛盾呢,他俩前世无冤,杨yi清也没跟刘瑾借过高利贷,怎么就闹得不可开交呢

这事,要怪就只能怪刘瑾,因为他太有理想和追求了。

大家知道,养马在yi般人看来不是个好工作,就连在天上这也是个下贱活,学名“弼马温”,连不读书的孙猴子都不愿意干。

但在明代,这却是yi个重要的职位,道理很简单,没有马,难道你想骑驴去跟蒙古兵打仗

千万不要小看杨yi清,这位兄弟的级别是很高的,他当年可是带着都察院副都御史三品的头衔来养马的,这位副部级干部没准之前还干过畜牧业,他在这里干得很好,不久之后,朝廷决定提升他为右都御史正二品。

更重要的是,朝廷还给了他个前所未有的职务三边总制。

请各位注意,这个官实在不同寻常,可以说是超级大官,它管理的并非yi个省份,而是甘肃c宁夏c延绥三个地方,连当地巡抚都要乖乖听话,可谓位高权重。

虽然杨yi清十分厉害,但毕竟他还是守边界的,和刘瑾应该搭不上线,问题在于刘瑾这个人与以往的太监不同,他除了贪污受贿c残害人命外,倒也想干点事情。

可他自己又没文化,所以为了吸引人才,他也会用yi些手段去拉拢人心,比如写奏折骂他的那个李梦阳,刘瑾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此人名气太大,为了博yi个爱才的名声,人都关进牢里了,硬是忍着没动手,最后还请他吃了顿饭,光荣释放。

因为他老底太滥,这招没能骗到多少人,却也吸引了yi个十分厉害的人前来投奔,这个人后来成为了刘瑾的军师,也是李东阳c杨yi清等人的强力敌手,他的名字叫做张彩。

在刘瑾犯罪集团中,焦芳虽然地位很高,但能力yi般,最多也就算个大混混,但张彩却不同凡响,此人工于心计,城府很深,而且饱读诗书,学问很好,连当年雄霸yi时的马文升c刘大夏也对他推崇备至,有了他的帮助,刘瑾真正有了yi个靠得住的谋士,他的犯罪集团也不断壮大发展。

但刘瑾并不知足,他很快把目标对准了杨yi清。

刘瑾希望能够把杨yi清拉过来,当自己的人,可杨yi清哪里瞧得起这个太监,严辞拒绝了他,刘瑾十分恼火,想要整他yi下,不久之后,机会到了。

当时杨yi清yi边养马,yi边干着yi项重要的工程修长城,这并不是开玩笑,今天宁夏yi带的长城就是当年他老人家修的,杨yi清担任包工头,兼任监工。

杨yi清是个靠得住的包工头,从不偷工减料,但意想不到的是,当时天气突变,天降大雪,几个带头的建筑工商量好了准备闹事逃跑。杨yi清当机立断,平定了这件事,刘瑾却抓住机会,狠狠告了他yi状。

这下子杨yi清倒霉了,只能自动提出辞职。可是刘瑾没有想到的是,准备走人的杨yi清却提出了yi个匪夷所思的要求:

“请让张彩接替我的职位吧。”

刘瑾郁闷了,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有弄明白,杨yi清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是出于公心还是他和张彩关系非同寻常

刘瑾对张彩产生了怀疑。

但无论如何,他还是没有放过杨yi清,yi年后正德三年,刘瑾借口杨yi清贪污军饷,把他关进了监狱,这yi次,他决心把杨yi清彻底整死。

可是刘瑾并不清楚,看似单纯的杨yi清和杨廷和yi样,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也有着深厚的背景。

四十年前,十五岁的杨yi清被地方推荐,来到京城做了著名学者黎淳的学生,在这里他遇到了yi位才华横溢的师兄,两人惺惺相惜,相约共同发奋努力,为国尽忠。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他们yi直私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他的这位师兄就是李东阳。

所以当杨yi清被关进监狱后,李东阳立刻找到了刘瑾和焦芳,希望能够通融yi下,罚点款了事,刘瑾开始还不肯,但禁不住李东阳多次恳求,加上杨yi清是带过兵的,手下有很多亡命之徒,没准哪天上班路上自己就不明不白地被人给黑了,思前想后,刘瑾决定释放这个人。

走出牢狱的杨yi清深深地吸了yi口气,看着前来接他的李东阳,会意地点了点头。

“你有什么打算”

“先在京城待着,看看再说吧。”

“不,”李东阳突然严肃起来,“你必须马上离开这里,不要回家,找个地方隐居起来。”

然后他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杨yi清:

“等到需要你的时候,我自然会去找你的。”

杨yi清笑了,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不见踪影,但这位深谋远虑的师兄却似乎从未变过。

“好吧,我去镇江隐居,时候到了,你就来找我吧。”

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误解了你,我也理解你的言行,明了你的用心,我知道,你yi直在屈辱中等待着。

变数

刘瑾打算做几件好事。

这倒也不稀奇,因为他坏事做的太多,自然就想干点好事了,yi个人干yi件坏事不难,但要yi辈子只干坏事,真的很难很难。

更重要的是,他逐渐发现自己的名声越来越臭,而张彩和他的yi次谈话也坚定了他的决心。

“刘公公,你不要再收常例了。”

所谓常例,是刘瑾的yi个特殊规定,每yi个进京的省级官员,汇报工作完毕后必须向他缴纳上万两银子,如果有没交的,等他回家时,没准撤职文书已经先到了。

进京汇报工作的各位高官们虽然很有钱,但几万两银子yi时之间到哪里去弄呢可是刘公公是不能得罪的,无奈之下,很多人只有向京城的人借高利贷,回去再用国库的钱来还。

可是张彩直截了当地告诉刘瑾,这是yi个极其愚蠢的捞钱方法。

刘瑾又懵了,用此方法,每次都可以收很多钱,而且简单快捷,怎么能说愚蠢呢

看着这个不开窍的家伙,张彩气不打yi处来,他明确地指出,你收每个官员几万两,似乎很多,可你要知道,这些家伙都是贪污老手,他们不会自己出这笔钱,却可以借机在自己的省里收几倍的钱,当然了,都是打着你的名号,说是给你进贡,这样刘公公你的恶劣声名很快就会传遍全国。

刘瑾这才恍然大悟。

“这帮混蛋,打着我的名号四处捞钱,真是岂有此理”

刘公公的愤怒是有道理的,小贪官们借用了他这个大贪官的名誉权,却不交使用费和专利费,应该愤怒,确实应该好好地愤怒yi下。

愤怒之余的刘公公立刻下令,取消常例,并且追查地方贪污官员。

这算是刘公公干的第yi件“好事”。

不久之后,刘公公决定搞点创新,他分析了yi下国家经济状况,意外地找到了yi个漏洞,他灵机yi动,决定再干yi件“好事”。

也许是对这件事情太有把握,他决定直接上奏皇帝,不再如往常那样,先听听张彩的意见。

于是他最终死在了这件事上。

第二天,他独自上朝,在文武百官面前向朱厚照提出了这件事情:

“陛下,应该整理军屯了。”

yi切就此开始。

所谓军屯,是明代的yi种特殊政策,通俗点说就是当兵的自己养活自己,打仗的时候当兵,没事干的时候当农民,自己种菜种粮,还时不时养几头猪改善伙食,剩余的粮食还能交给国家。

这个制度是当年老朱费尽心思想出来的,可到了如今,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

因为要想让军屯开展下去,必须保证有土地,虽说地主恶霸不敢占军队的地,但军队的高级干部是不会客气的,yi百多年下来,土地越来越少,粮食也越来越少,很多士兵都填不饱肚子。

刘瑾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公开表示,要清查土地,重新划分,增加国家粮食收入,改善士兵生活。

刘瑾这么干,自然不是为士兵着想,无非是要搞点政绩工程而已,大臣们心知肚明,鸦雀无声。

朱厚照却听得连连点头,手yi挥,发了话:

“好主意,你就去办吧”

然而站在yi边的杨廷和准备出来讲话了,经验丰富的他已经发现了这个所谓计划的致命漏洞。

可就在他准备站出来的时候,yi只手从背后紧紧拉住了他的衣襟。

杨廷和回过头,看到了沉默的李东阳。

他又站了回去。

散朝了,刘瑾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他准备开始自己的计划。

杨廷和却留了下来,他还拉住了想开路的李东阳,因为他的心中有yi个疑问:

“你刚才为什么要拉住我”

李东阳看着他,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你刚才为什么要说话”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第十yi章 必杀刘瑾

祸福由命

回到家中的刘瑾见到了满脸怒气的张彩,听到了他的责问:

“这件事为什么不先商量yi下”

“这是yi举两得的好事,办成了足可百世流芳还商量什么”

然而张彩皱起了眉头:

“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有点问题。”

可是有什么问题,他yi时也说不出来,于是他向刘瑾提出了另yi个警告:

“杨yi清这个人不简单,你要小心。”

“我已经教训过他了,不用担心。”

张彩看着自信的刘瑾,轻蔑地笑了:

“我与他同朝为官十余年,深知此人权谋老到,工于心计,且为人刚正,绝不可能加入我们,你教训他又有何用”

刘瑾愤怒了,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种蔑视的态度。

“我已经把他削职为民,即使有心作乱,又能如何”

可他等来的,却是张彩更为激烈的反应:

“杨yi清此人,要么丝毫不动,要么就把他整死,其胸怀大志,若放任不管,必成大患”

刘瑾终于爆发,他拍着桌子吼道:

“为何当年他要推举你为三边总制我还没问你呢你好自为之吧”

张彩愣住了,他坐回了椅子,呆呆地看着刘瑾离去的背影,再也说不出yi句话。

祸福各由天命,就这么着吧

微光

正德五年1510四月,宁夏。

“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周东如此胡来,我们已经没有活路了,绝不能束手待毙,就这样吧”

“那就好,何指挥,现在动手吧”

正德五年五月,镇江。

土财主杨yi清正坐在大堂百万\小说,屋外斜阳夕照,微风习习,这种清闲的日子他已经过了yi年,但所有的平静都将在今天被打破。

屋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杨yi清立刻抬起头,紧张地向外望去。

他看见了yi个急匆匆走进来的人,而此人身上穿着的飞鱼服也已告知了他的身份锦衣卫。

在那年头,锦衣卫上门,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事,杨yi清立刻站了起来,脑海中紧张地思考着应对的方法。

可这位锦衣卫看来是见过世面的,他没有给杨yi清思考的时间,也不废话,直接走到杨yi清的面前,严厉地高喊yi声:

“上谕,杨yi清听旨”

杨yi清慌忙跪倒,等待着判决的到来。

“钦命杨yi清,起复三边总制”

魂都走了yi半的杨yi清定下了神,脑袋是保住了,还成了二品大员。

而宣旨的锦衣卫此刻已经变了yi副嘴脸,满面春风地向杨yi清鞠躬:

“杨大人,恭喜官复原职,如有不敬,请多包涵。”

要知道,干特务工作c专横跋扈的锦衣卫有时也是很讲礼貌的,至少在高级别的领导面前总是如此。

杨yi清拍拍身上的尘土,他已经意识到了这yi任命隐含的意义。

李东阳,我们约定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他转进内室,准备收拾行装。

可是笑脸相迎的锦衣卫却突然站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杨大人,就不用收拾行李了,即刻出发吧,军情十分紧急”

杨yi清呆住了:

“军情”

“是的,杨大人,安化王叛乱了。”

安化王朱寘鐇,外系藩王,世代镇守宁夏,这个人其实并不起眼,因为他祖宗的运气不好,当年只摊到了这么yi片地方,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连水都少得可怜。

树挪死,人挪活,待在这鬼地方,天天吃沙子,他早就想换块地方,可谁也不肯跟他换,他也想到北京去,但朱厚照先生虽然爱玩,却还不傻,亏本的买卖是不做的。

急于改变命运的朱寘鐇不能选择读书,只能选择造反,可他的实力太差,造反就是自寻死路。关键时刻yi个人帮了他的忙,给他送来了生力军,这个人就是刘瑾。

刘瑾又犯了老毛病,由于文化水平低,他总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整理军屯虽然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根本实行不了。要知道,那些占据土地的可不是yi般土财主,他们都是手上有兵有枪的军事地主。

这种人我们现在称之为军阀,接到指令的地方官只有几个打板子的衙役,又没有武松那样的厉害都头,除非是喝多了神志不清,否则谁也不敢去摸这个老虎屁股。

地是收不回来了,但是按照规定整顿土地后,应该多收上来的粮食却是yi颗也不能少。百般无奈之下,官员们只好拣软柿子捏。

军阀欺负我们,我们就欺负小兵。就这样,那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公粮压在了苦大兵的身上。

而大理寺的周东就是欺负士兵的官员中,最为狠毒的yi个,他不但责骂士兵,还打士兵们的老婆。

这就太过分了,宁夏都指挥使何锦义愤填膺,准备反抗,正好朱寘鐇也有此意,两人yi拍即合,发动了叛乱。

由于这件事情是刘瑾挑起来的,加上刘瑾本身名声也不好,他们便顺水推舟,充分使用资源,定下了自己的造反理由杀死刘瑾,为民除害这个口号倒没错。

事情出来后,刘瑾急得不行,毕竟事情是他闹出来的,责任很大,人家还指明要他的脑袋,他立刻派人封锁消息,并找来李东阳c杨廷和商量。

李东阳和杨廷和先对事情的发生表示了同情和震惊,然后明确告诉刘瑾,要想平定宁夏叛乱,只要yi个人出马就可以了。

不用说,这个人只能是杨yi清。

“那就是他了,快派人去叫他即刻上任”关键时刻,啥恩怨也顾不上了。

杨yi清就此结束了闭关修炼,重新出山。

按照明代规定,但凡军队出征必须有yi个监军,而这次担任监军的人叫做张永。

张永成为了杨yi清的监军,对此,我yi直有个疑问这个天才的主意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为此我还专门在史料中找过,可惜yi直未能如愿。

刘瑾将在这对黄金搭档的帮助下yi步步走向黄泉之路。

张永,保定人,原先是“八虎”之yi,此人脾气暴躁,而且专横跋扈,有时候比刘瑾还要嚣张。

但张永还是比较有良心的,他觉得刘瑾干的事情太过分了,经常会提出反对意见。

对于这种非我族类,刘瑾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他决定安排张永去南京养老。可惜这事干得不利落,被张永知道了。

下面发生的事情就很能体现他的性格了,张永先生二话不说,做了会儿热身运动就进了宫,直接找到朱厚照,表达了他的观点:刘瑾这个人不地道,想要坑我,大哥你看着办吧。

朱厚照yi听这话,便拿出了黑社会老大的气势,叫刘瑾马上进宫和张永谈判,刘瑾得到消息,连忙赶到,也不管旁边的张永,开始为自己辩解。

刘瑾说得唾沫横飞,朱厚照听得聚精会神,但他们都没发现,张永兄正在卷袖子。

当刘瑾刚说到情绪激动的时候,突然yi记拳头落在了他的脸上,耳边还传来几句真人配音“打不死你”

要知道,张永兄没有读过多少书,自然也不喜欢读书人的解决方法,他索性拿出了当混混时的处世哲学打。

他脾气不好,也不管朱厚照在不在场,抡起拳头来就打,打起来就不停,可要说刘瑾也不愧是在道上混过的,反应十分快,挨了yi下后,连忙护住了要害部位,开始反击。

朱厚照虽然喜欢玩,可看见这两位兄台竟然在自己的地盘开打,也实在是不给面子,立马大喝yi声:住手

老大的话还是要听的,两位怒发冲冠的小弟停了手,却握紧了拳头,怒视着对方。

朱厚照看到两个手下矛盾太深,便叫来了“八虎”中的谷大用,摆了yi桌酒席,让两个人同时参加,算是往事yi笔勾销这yi幕在黑社会电影中经常出现。

两人迫于无奈,吃了yi顿不得已的饭,说了yi些不得已的话,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叫几声哥哥,流几滴眼泪,然后紧握拳头告别,明枪暗箭,涛声依旧。

没办法,感情破裂了。

怀着刻骨的仇恨,张永踏上了前往宁夏的道路。在那里,他将找到yi个同路人,yi个为自己报仇雪恨的帮手。

试探

杨yi清并不喜欢张永。

他知道这个人也是“八虎”之yi,是刘瑾的同党。所以他先期出发,日夜兼程,只是不想和这位仁兄打交道。

可是当他赶到宁夏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叛乱竟然已经被平定了

原来他的老部下仇钺听到消息,第yi时间带兵打了过去,朱寘鐇也真是太差,完全不是对手,yi下子就全军覆没了。

杨yi清没事做了,他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等待着张永的到来,他知道自己迟早要面对这个人的。

不久之后,张永的先锋军进了城,但张永还在路上,杨yi清实在闲得无聊,只好上街散步,然而就在他闲逛的时候,却发现了yi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他看见张永的部队分成数股,正在城内四处贴告示,而告示的内容竟然是颁布军令,严禁抢劫。很明显,士兵们也确实遵守了这个规定。

这件事情十分的有趣。

这是杨yi清的第yi个感觉,这个臭名昭著的太监为什么要发安民告示,严肃军纪呢他开始对张永产生了好奇。

应该见yi见这个太监。

很快,他就如愿见到了张永,出人意料的是,张永完全没有架子,对他也十分客气,杨yi清很是吃惊,随即有了这样yi个念头:此人是可以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