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明朝那些事儿 第 37 部分阅读

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c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yi生的。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yi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而如果他还能做出yi些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yi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yi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yi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yi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他yi生的写照。

我曾往杭州yi游,并专程去拜祭这位英雄人物,但我到于谦祠时,所见之景象实在让我大吃yi惊,当时正值黄金周,杭城游人无数,可于谦祠却是游人寥寥,极为冷清,倒是遇到几位外国留学生正在向于谦像鞠躬,惊讶之余上前攀谈,这才得知他们是在大学读书时看到这段历史,对这位英雄十分仰慕,特意赶来瞻仰。

听完他们的话,我无言以对。

神台之上,于谦先生依然保持着他那从容的神态,想来他在临刑前也是如此吧。

五百多年过去了,于谦似乎从来都没有离去过,他始终站在这里,俯瞰着这片他曾用生命和热血浇灌过的土地,俯瞰着那些他曾拼死保卫的芸芸众生。

我释然了,不管这里是否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也不管这里有没有仰慕者前来顶礼膜拜,都与这座祠堂的主人于谦无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即使再过五百年,无数浮华散去,于谦依然会站立在这里,依然会因他的正直无私c勇敢无畏被世代传诵。

因为他是yi个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我坚信这yi点。

明代有很多厉害的人物,我曾给这些人物做过yi个排行榜,而于谦在我看来,应该排在第二名,虽然明代有yi些人物的丰功伟绩不下于甚至超过了于谦,但他们的排名也在于谦之后,这是因为评定的标准有两项:品行c才能。虽然某些人的才能确实胜过于谦,但他们的品行是有缺憾的。比如朱元璋同志的政治问题和张居正同志的经济问题。

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如无例外,于谦本应排在第yi,可惜的是,在他之后,还有另yi位高人横空出世,此人不但文武兼备c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yi不通c三教九流无yi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出之奇才。对这位仁兄,英雄的称呼似乎已不适用了,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有yi个更适合他的称呼圣贤。

这位仁兄也将是我们后面文章中的主角,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提yi句,于谦死后,他的儿子于冕被罚充军,而充军的地点叫做龙门,后来的系列电影龙门客栈就是以此为故事模板的,而那位大反派太监的生活原型就是司礼监曹吉祥同志。

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闲来无事调侃yi下曹吉祥等人,倒也不失为yi种乐趣。

过河拆桥

杀了yi批,换了yi批,做新龙袍,修宫殿,改年号景泰改为天顺,足足折腾了yi个多月,朱祁镇终于消停了,这也难怪,平常人搬个家都累死累活的,何况是换皇帝。

按说事情也算顺利完成了,可朱祁镇怎么也没有想到,虽然他已经思虑周密,事必躬亲,却还是犯了yi个天大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将造就yi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让朱祁镇成为历史的笑柄。

朱祁镇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呢,我们前面提过,朱祁镇于正月十七日夺门成功,随即登基为帝,他什么都考虑到了,却忘记了那个被他赶下皇位的人朱祁钰

当时朱祁钰已经奄奄yi息,所以朱祁镇也没有去理会他,直接就坐上了皇位,可他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个弟弟生命力还很顽强,过了yi个多月才死,这还不打紧,要命的是,他忘记了yi件极为重要的事废黜朱祁钰的皇帝身份

这位老兄风风火火地干了十几天,才猛然想起自己那个只剩半条命的弟弟仍然是皇帝,哭笑不得的朱祁镇立刻用皇太后的名义宣布废黜朱祁钰,但是已经太迟了。

此时已经是二月初yi,也就是说在这十几天里,大明王朝同时有两个皇帝,而且这两位皇帝都是现任皇帝,外面坐着yi个,里面还躺着yi位。此真可谓千古难得yi见之奇观。

朱祁镇虽然闹了笑话,但毕竟还是坐稳了皇位,并从此开始了他的第二代统治天顺。

而那些“还乡团”成员们在冤杀了于谦之后,前景似乎也是yi片光明,如果用童话的语言就此结尾,可以表述为:“他们四个人手牵着手,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很可惜,在具有悠久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比如权谋斗争c厚黑学的我国,童话是没有市场的,类似他们这种阴谋集团,结局总是逃不开两句话。

yi句叫“攘外必先安内”;另yi句叫“过河拆桥”。而从后来的情况发展看,“还乡团”大致适用于第二句。

第二章 隐藏的敌人

解决外敌,即刻内斗也算是华夏文明的光荣传统之yi,很快,“还乡团”的成员们便十分自觉地依照这yi传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内部斗争。

说来有点滑稽,斗争的起因并非分赃不均,而是性格不合。因为徐有贞是yi个有理想c没道德c有文化c没纪律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他心黑手狠脸皮极厚,但还是想做事的,是有追求的。

可是石亨和曹吉祥这两位仁兄,除了有野心和贪欲外,啥也没有,如果坏人也分档次的话,徐有贞就是yi个有品位的坏人,而石亨和曹吉祥就是坏人中的渣滓。

夫妻之间性格不合可以离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合最终却只有yi个结局你死我活。

于是,坏人之间的斗争就此开始。

你的素质太低

徐有贞和石亨c曹吉祥的矛盾从“夺门之变”后不久就开始了,他们原本是yi根绳子上的蚂蚱,关系很好,但功成名就之后,徐有贞才发现,他的这两个同伙素质实在太低。

徐有贞入阁之后,开始操持国家大事,每日忙于办理各种事务,毕竟他还是yi个有追求的人,可石亨和曹吉祥却截然不同,他们发达之后,只热衷于干yi件事贪污受贿,不但如此,他们还不断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混乱朝纲。

比如石亨同志先后打过多次报告给朱祁镇,要求封赏夺门有功人员,前后竟多达四千人真是天晓得这些人都是哪里来的,估计他连那天晚上在自己家厨房做饭的老妈子应该是有力地保障了后勤补给也算了进去。

曹吉祥也不甘人后,他的养子c侄子乃至于七姑八婆之类的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封了官,令人叹为观止。

徐有贞每次看到这种乌烟瘴气的情景,都会不由得羞愧有加:

当年我怎么和这帮人搞到yi起了什么素质啊

自己虽然是yi个阴谋家,可那二位仁兄充其量却只能算是两个混混,如果继续跟他们混下去,实在太丢人。

打定了主意,徐有贞开始和曹c石二人保持距离,见面了也不打招呼,他要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

石亨和曹吉祥终于发现,这位高学历的仁兄想洗手下船,和自己决裂。

决裂就决裂吧,怕你不成

天顺元年1457五月,“还乡团”第yi次内斗正式开幕。

这天,徐有贞c曹吉祥等人正在朝堂之上议事,朱祁镇突然拿出yi份奏折,当众宣读,内容是这样的:曹吉祥c石亨等人贪污受贿c专横霸道c欺上瞒下c排除异己,应予惩戒。

曹吉祥先生当时就懵了,他手足无措,张嘴想要辩解,却不知说什么好。

朱祁镇却没有看他,而是微笑着对徐有贞说:“御史敢于直言,是国家的福分啊。”

徐有贞看了尴尬的曹吉祥yi眼,也笑了。

这封奏折的作者是都察院御史杨瑄,是个小人物,而根据厚黑政治学第yi定律,小人物敢弹劾大领导,排除个人精神失常的因素,唯yi的结论就是有人指使。

指使他的人我不说大家也能知道,就是徐有贞。

徐有贞的没落

徐有贞没有理会无地自容的曹吉祥,洋洋得意地走出了大殿。他有充分的理由得意,作为内阁首辅,他能够调动文官集团的所有资源去对抗他的敌人,他有无数的打手言官,在他看来这是yi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可是他错了。

因为他的对手是明代历史上唯yi可以与文官集团对抗的死敌宦官集团。

话虽如此,但当时的宦官集团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司礼监曹吉祥是很难与内阁首辅徐有贞对抗的。

为了解决徐有贞,曹吉祥整日冥思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业务厚黑钻研,他终于发现了徐有贞的破绽,并由此想出了yi个绝妙的主意。

不久后的yi天,曹吉祥进宫见朱祁镇,君臣二人聊天,气氛和洽,突然曹吉祥话题yi转,貌似轻松地说起了宫内的yi件事情,且谈得津津有味,可他的谈话对象朱祁镇却脸色突变,大惊失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yi幕呢

因为朱祁镇十分清楚,这件事情他只告诉过yi个人徐有贞。

于是他急切地打断曹吉祥,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是徐有贞告诉我的。”受之有贞

然后曹吉祥带着疑问的表情加了yi句:

“皇上还不清楚吗,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

这句话同时也宣布了徐有贞的结局:他彻底完了。

背叛和泄密是皇帝绝对无法忍受的。自此之后,朱祁镇渐渐远离了徐有贞,不再将他看作是自己的亲信。

徐有贞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想来想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皇帝,受到如此冷遇。面对着朱祁镇那冷淡的眼神,他无从申辩也无法申辩。

曹吉祥赢了,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给了徐有贞yi次漂亮的回击。徐有贞当然不会将那些隐秘的事情告诉他,那他是怎么知道谈话内容的呢

这个诡计的秘密在于,徐有贞进宫见朱祁镇时,交谈的确实只有他们两个人,但听见的却有三个人,而那个多出来的旁听者就是太监。

这些皇帝的贴身太监受到曹吉祥的指使,将每次谈话的内容告诉他,然后曹吉祥会在不经意间说出这些原本只有天地你我方知的事情,将徐有贞塑造成yi个口不把门的j臣。

曹吉祥十分得意,和石亨弹冠相庆,从此更加飞扬跋扈。这也难怪,也该轮到他了,但曹吉祥想不到的是,他并不是这次胜利唯yi的得意者,还有yi个人正在暗地里庆祝着自己的胜利。

隐藏者的图谋

曹吉祥和石亨所不知道的是,五月的那次弹劾,策划者并非只有徐有贞yi个人,这次攻击的实际组织者是另yi个人李贤。

在徐有贞看来,这个叫李贤的人是他yi手提拔的,绝对忠实于他,事实上,这个人也确实极为精明强干,很能帮得上徐有贞的忙史载:颇得其力。所以他与李贤共同策划了对曹c石等人的攻击行动,并收到了yi定的效果,这也让徐有贞更加认定,李贤是yi个极为可靠的人。

可是徐有贞不知道的是,这位李贤先生除了是自己的下属和亲信外,还是yi个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喜欢广交朋友,而他的朋友中有yi个人叫石亨。

早在徐有贞拉拢之前,李贤和石亨的关系已经十分融洽,石亨曾经劝说李贤参加夺门阴谋,但被李贤拒绝,后来吏部尚书王直退休,继任尚书王翱也是个很有背景的人,根本不买石亨的账,石亨十分不满,便对当时任吏部侍郎的李贤私下表示,准备赶走现在这个不听话的尚书,由他接任。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地位显赫,石亨竟肯把这个位置交给李贤,可见在石亨眼里,李贤也是“自己人”。

然而出乎石亨意料之外的是,李贤竟然拒绝了,他谦恭地表示自己还没有能力担当此大任,还是让原尚书留任的好。

李贤的这yi举动让石亨大为感慨,在他看来,李贤这个人与旁人不同,非但不争名夺利,连到手的大官都不要,实在是个难得的人才,不禁对李贤又多了几分好感。

可是石亨绝对想不到的是,李贤之所以拒绝自己的好意,是因为他有着更深的图谋,为了实现这yi图谋,他已经制定了yi个周密的计划,并在暗中窥视着自己的猎物,随时准备打出那致命的yi击。

而在他的猎物名单上,有着这样三个名字:徐有贞c石亨c曹吉祥。

徐有贞已经被皇帝疏远了,但他对自己的处境却并不了解,每日依然以首辅自居,不把曹吉祥和石亨放在眼里,这也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上次指使御史弹劾也让徐有贞尝到了甜头,所以他决定再来yi次。

这次他找到了御史张鹏,并搜集了大量石亨c曹吉祥不法的证据,准备向朱祁镇提出弹劾,和以前yi样,他还是找李贤yi起商议,并具体安排行动步骤。

徐有贞的聪明终于到了头,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他却没有自知之明,可是奇怪的是,虽然徐有贞并不通晓其中玄机,李贤却是知道的,但他非但不阻止徐有贞的行为,反而积极参与筹划,这yi举动也让徐有贞倍感亲切。

因为李贤知道,他计划的第yi步即将实现,不久之后,他将把yi个人的名字从他的名单上划去。

徐有贞开始行动了,他命令张鹏向皇帝上书弹劾石亨,这个时机很好,因为石亨此刻出征在外,正好可以对曹c石两人分别击破,这个算盘打得确实不错,然而他没有料到,自己的计划还没有等到实施,就已经破产了。

石亨并不是笨蛋,他早已在言官中安排了自己的眼线,就在张鹏准备上书的前yi天,他已经得到了消息,便连夜赶了回来,找到了曹吉祥商量对策。

曹吉祥告诉石亨,告状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变不了了,但只要你跟我进宫干yi件事,保管你我明日太平无事。

然后他领着石亨进宫觐见了朱祁镇,还没等皇帝大人缓过神来,曹吉祥便向石亨使了个眼色,开始做他们预先商量好的那件事痛哭。

看着眼前这二位鼻涕眼泪yi起下来,朱祁镇手足无措,连忙追问出了什么事情,曹吉祥这才悲痛地说道:“御史张鹏受人指使,想置我们二人于死地,我们没有办法,只有请皇上为我们做主”

朱祁镇听了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毕竟这是大臣之间的矛盾,与他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表现得十分平淡。

然而石亨接着说了yi句话,正是这句话触动了他,最终决定了徐有贞的结局:

“yi个御史怎么敢这样做安敢尔,现在内阁专权,容不下我们啊”

专权

对,就是专权。

石亨的似乎无心之语击中了朱祁镇的死岤,他或许是yi个好人,或许是yi个宽厚的人,但如果有人敢于触动他的权力,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没商量

朱祁镇决定动手了,他要用实际行动去显示他的权威,告诉所有的人,他才是这个帝国的统治者。

第二天yi早,朱祁镇便下令关押了张鹏和之前曾经上书的杨瑄,矛头直指徐有贞。

此时,石亨已经得知,李贤也是攻击他的策划者之yi,他十分惊讶,也非常愤怒,决定要把李贤和徐有贞yi起整死。之后他不断地在皇帝面前攻击二人,最终促使朱祁镇下定决心,把徐有贞和李贤关进了监狱。

徐有贞彻底完了,他被关进了当年于谦待过的地方诏狱,整日唉声叹气,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反思着自己,yi切都宛如梦幻,他用尽心思技巧,胆大包天,最终斗垮了于谦,却也只高兴了四个月,就沦为了囚犯。人生对于他而言,已经落幕了。

可是同样身在牢狱的李贤却心如明镜,其实在这场斗争中,他才是唯yi的胜利者,他尽力协助徐有贞,利用徐有贞的力量去打击石亨c曹吉祥。此外,他还充分发挥了徐有贞的盾牌作用,避过了石亨等人的反击。

不过现在看来,他似乎还是失算了,毕竟他也被关进了监狱,等待着他的是不可知的命运,杀头c充军,或是流放

但李贤却丝毫不见慌乱,这yi天的到来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

不久之后,处罚决定下来了,总算是皇帝开恩,徐有贞被降为广东参政,李贤被降为福建参政,这两个地方在当时都是偏远地区,也算是yi种体面的发配。

走出牢房的徐有贞抬头看着久违的天空,松了yi口气,不管怎样,这条命还是保住了,而在他的心底,却对yi个人始终感到过意不去,这个人就是李贤。

在徐有贞看来,李贤是自己的亲密战友,也是因为自己才到此地步,所以在临行前,他特意找到了李贤,满怀歉意地对他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没有料到,如今就要各自上路,离开京城,只好自己保重了。

李贤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他yi点也不沮丧,而是十分客气地与徐有贞交谈,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谈完后还亲自将他送出门外。

徐有贞怀着愧疚走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贤露出了笑容。

“徐有贞,要走的只有你而已。”

李贤的真面目

徐有贞老老实实地去了广东,李贤却没有,因为就在出发前的yi刻,有yi个意想不到的人站出来说话了。

这个人正是那位差点被罢官的吏部尚书王翱,在这关键的时刻,他挺身而出,为即将出行的李贤说情,在他的大力游说下,朱祁镇终于办了人情案,将李贤留在了京城,并在不久之后恢复了他吏部侍郎的职位。

答案最终揭晓了。

李贤不排挤王翱,不担任吏部尚书,就是为了迎候这yi天的到来。因为他需要王翱的帮助。

徐有贞聪明绝顶,认定李贤是他的亲信,可是他错了。

石亨位高权重,对李贤许以官位,以为可以拉拢他,可是他也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