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破道[修真] 分卷阅读1125

这国师一般飞黄腾达,从此不同。

不过,寻常人所能想的,也就是从节律、意境拍一拍此诗的玄妙幽深之处,间接鼓吹一下帝王的审美只是,这种程度的马屁,许多书生十分天真,他们不明白,这样泛泛的奉承帝王一天不知道要听多少,哪有什么功夫去听坊间这些白衣书生毫无新意的版本,便是有人刻意传到帝王耳边,也不过一笑置之,根本不会多花心力,注定是浪表情。

可他们中,总有些人研史籍、或是深谙帝王之心,非但不拍这马屁,却反其道而行之:

“沉迷丹道之术,此乃亡国之兆!”

“什么狗屁的长生术!不过是推脱万民之责的借口!”

“妖道误国!理应论斩!今上非但不将这等妖言惑众之辈斩首示众,竟听之任之甚至还宠之,国之将何以为!”

来来回回便是这些套路,甚至连深宫的贵妃都在这些口诛笔伐中吃了挂落,无非是红颜祸水、迷惑君王,竟叫好好的一代明君沉迷这等虚无缥缈的所谓长生术,误国误民,该送进冷宫!

也许只是个别人别有用心地挑拨了那么几句,可在书生们听来,对啊!他们将来可是要做国之肱骨、帝王栋梁之人,明明沉迷什么道术就不是正途,他们该做的秉忠直谏,怎么能和那些阿谀奉承的幸臣一般拍皇帝的马屁呢!他们要忠诚!他们要正直!他们要直谏帝王!他们要叫君王知道什么叫为君之道!怎么能被那些歪风邪气带节奏呢!

一时间,这些白衣书生意气风发,好像终于找到了一条政治正确的指点江山之途,蓬莱阁作为穷酸们的聚集地,更是这样言论的重灾区……坊间这般的非议从如潮水般涌向朝堂之上。

朝堂,那是什么样的地方。

一般的小官小吏是没有什么机会参加大朝议的,整个帝国能混到大朝会上的也不过就那么几十人,宦海起伏、官场诡谲,什么没见识过,同这些高官大臣相比,那些书生们的言论简直幼稚得像牙牙学语的孩童,这样的言论被别有用心、老谋深算的臣子一合计,言官递上的本子中就变成了:古来丹道便终非正途,民间物议沸腾,还请陛下多多思量。

口气是温和的,可民间沸腾的言论描述得好像怒不可遏的百姓下一瞬间就要冲进金銮殿当面质问皇帝一般,要多夸大就多夸大,事实上,上蹿下跳的无非就是那些书生,民间?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管你皇帝要炼丹修仙,还是多纳几个宠妃呢,大家不过是茶余饭后打发一下时间罢了。

可对于一个立场要当明君、或者说受“明君”二字诱惑的帝王来说,终究不可能对民间言论视而不见,但国师所说的长生术更是王权永握的现实诱惑,帝王心术沉浮辗转,竟是将此事冷处理了。

可那等带节奏的人如何肯甘心?蓬莱阁的讨论便如火上浇油般,越发地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