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播放秒速五厘米的日本电影院依旧不多,第一天只有六十多家小型电影院开画,而海报的主打宣传还是:我的野蛮nv友监督程晓羽最新作,首部登录日本的华夏动画p。
而这一天,很少发工作之外细语的苏虞兮,第一次发了一篇长“细语”凋零的记忆
秒速五厘米是程晓羽极具个人se彩的一部作品,这种个人se彩已经浓厚到让我臆测这是一部半自传t作品。
这是程晓羽描画的极其现实的作品,尽管尽管毁誉参半,却有无可毁谤的价值。
一般说来,观众对这部作品的不满,集中在背景、人物这种无关紧要的部分,以及过分仓促的第三话。如果你对背景与人物不满,可以去看日本版本的,日本版本的严谨,一定会超乎你的想象。
不过这种不满的根源却超出了故事本身。在我看来,对秒速五厘米的怀疑揭示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局限x。如此唯美的画风能否承载这样一个现实而残酷的故事,这大概是围绕着秒速五厘米的种种争议的真正缘由。
在一部动画作品里,连接画风与情节的是它的叙述模式。而秒速五厘米的叙述模式依附于时间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的唯美与残酷都应该归于时间与空间的特质。将秒速五厘米定义成一部时空x的作品也许也会引起非议,毕竟它铺陈地叙述了十三岁的列车与十六岁的海l,却以寥寥数笔就将男主角成人后的种种蜕变叙述于倏忽之中。
考察一下三个部分的长度和它所承载的故事中的时间的长度,就会发现,这样的分配是极为不平衡的。然而,对于时间并非只有物理计量才是唯一尺度。更确切地说,生命中的时间并非如时间的科学计量般“同质”,而是每时每刻都毫无重复、不可等同。
第一部分,孩提时代的思念和誓约,没有因为距离而冷却,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成长而渐渐黯淡了。所谓“忧伤一点点积累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说的大约就是这样的感觉有种东西在慢慢侵蚀你的生命,你却看它不见,抓它不住。
时间和空间,哪一个更可怕
经历过异地恋的人,谁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吧。隔开我们的是空间,但空间是可以用时间跨越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地球的这一个点飞越到另一个点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和金钱,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
影p中触及到了这一点我称之为“各个年龄段的时空感觉”小孩子一个人乘车从豪徳寺位于东京到岩舟位于东京东北方向的枥木县,感觉无比遥远而实际上,如果正常行驶,算上乘换时间,也不过2小时40分钟左右的车程电影中男孩的计划是两小时五十九分。最终这段陌生的旅程,因为大雪和急切的想念而变得无比之长,这段焦灼的等候和最终的冬夜中相见的喜悦,构成了影p中最温暖的一幕尽管是在冬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