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沈奇科研中心以每天平均发表3篇论文的效率,在一个月内发表了近百篇论文!
节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论文如下:
一种新型的重排反应,第一作者贺琳,第二作者曹凡,通信作者沈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杂志,该期刊最新if为15.872。
基于一种新型重排反应的化合物动力学研究,第一作者沈奇,第二作者张蔚然,第三作者夏龙鑫,通信作者肖铭。发表于德国应化,该期刊最新if为11.903。
康舒恩的合成工艺改进,第一作者鄢骏,第二作者沈奇,通信作者程浩南。发表于柳叶刀,该期刊最新if为33.726。
简述:大元环化合物的开发方向,只有一个作者,沈奇。发表于自然,该期刊最新if达42.168。
关于弛豫法在双开口泡膜中的新型应用研究,第一作者汤元,第二作者沈金宝,通信作者沈奇。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该期刊最新if为7.672。
新型金属塑料的研究与应用,第一作者程夕,第二作者马文博,第三作者沈奇,通信作者刘野。发表于今日物理,该期刊最新if为6.332。
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只有一个作者,沈奇。发表于科学,该期刊最新if为31.781。这期科学上只有一篇文章,就是沈奇的这篇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属于个人专刊性质。
常微分方程有限或无穷多个正解的最新研究,第一作者周雨安,第二作者王瑞明,通信作者沈奇。发表于数学学报,该期刊最新if为3.476。
代数几何中的算法问题,第一作者李真强,第二作者沈奇,通信作者胡波。发表于数学年刊,该期刊最新if为4.011。
……
与一篇论文对应的是一个科研项目。
沈奇科研中心在一个月内发表了近百篇论文,意味着他们中心一个月内解决了近百个科研项目
当然了,一个科研项目也可以分解为若干篇论文。
即便考虑到分论文,沈奇科研中心也在最近一个月内搞定了几十个科研项目
这太人吃惊了!
沈奇科研中心的别称是沈奇论文批发中心吗
近百篇论文的署名栏中,全都有沈奇的名字。
一作、二作、三作、通信作者,沈奇换着来。
你可以理解为,沈奇在一个月内独自撰稿或与人合作撰稿,共发表了近百篇论文。
这近百篇论文,几乎都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学术界的朋友对这个震惊的消息进行了研究。
一篇论文,不可能今天写完,明天就发表。
做项目、写论文,最少也得几个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