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儒道至圣 分卷阅读380

不多时曾原发来季梦先的那篇讨方运檄。

方运仔细阅读。

“自孔圣著春秋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庆国方运者位卑人劣地实贫贱”

文中嬉笑怒骂把方运骂得狗血淋头虽然其中的一些依据完全是捕风捉影但文采斐然任何人看到都会为之动容。檄文本来就充满煽动性情感第一文采第二事实反而排在其后。

方运阅读这篇檄文时开始眉头紧皱随后怒容满面之后恢复平静看到最后却露出微笑看完立刻给曾原传书。

“不愧是庆国状元此人有宰相之能、文相之才”

曾原奇道:“你怎为敌人话”

“此人空有相之才却无相之德。惜哉。”方运再次传书。

“果然是千年一出的方镇国别人用檄文讨伐你你却称赞惋惜。”

“若是那种蹩脚的谩骂我必斥之糟粕掩鼻绕行。此文虽有些许瑕疵但却是难得一见的佳文。麻烦曾兄帮我报于季梦先我愿用鸣州诗词换此文原稿。”

“哈哈哪怕当年陈琳书写讨曹操檄一代大儒曹公也无此胸襟。”

“文人相轻亦相重此人之才有实有虚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观此人文中虽嬉笑怒骂却又没有贬低攻击我的功劳倒也有救。来还有什么讨伐我的檄文凡是上了文榜的都传书于我我今日要看个痛快披荆斩棘是磨砺行万里路是磨砺直面万人责骂同样是磨砺”方运书生意气冒了出来。

“真的什么文都要”

“那些破口大骂动辄污蔑的诗文不看也罢。看他们的文脏了我的眼睛要看有文采有趣的。”方运道。

“好那你稍等。”

随后曾原不断把各种指责甚至攻击方运的诗文发过来。

方运低头阅读时而风轻云淡时而面带讥笑时而大呼有趣时而称赞妙笔但也会经常气得怒目圆睁甚至关掉一些传书。但最后都会打开看完。

方运一封一封地看从第五十一封传书开始就一直面带微笑偶尔称赞一句。

自此之后所有的污蔑咒骂之文已经如浮云过眼再也无法让方运生气。

看完千篇诗文已经是后半夜东边的天色已经有一丝明亮。方运感到有些腰酸于是站起来轻轻走动。

方运面带微笑走了几步。就听一声奇异的脆响从他的文宫中发出犹如石头相击沉稳有力瞬间传遍千里。

千里之内所有有文胆之人全部惊醒。

州文院阅卷房之内的考官猛地抬头。根本就不阅卷的乞丐皇叔赵景空突然望向方家所在的方运胡子上的面条轻轻一抖掉落在地。

葛州牧收笔笑道:“好此人的文胆不仅是二境坚如顽石甚至已经是顽石有声。我景国又有一人有望成无惧之士。更上一步就是顽石生玉最后则是文胆二境大成。哪怕剑眉公也没到文胆三境。”

“我等真是幸运。顽石有声只传千里除非在圣院或各国京城那种人才济济的地方否则数年也未必碰到一次。此次顽石有声遍布江州许多举人或之上的读书人怕是都在笑。”

“那是自然他文胆有声我文胆共鸣让我们突破的可能又增加了一些。”

“只是不知道是哪位翰林或大学士文胆有成若是知道必然祝贺。”

“等明日放榜再一起致谢。”

“好。”

众考官继续批阅试卷。

赵景空的眼中喜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迷茫就见他手指轻动地上一指长的面条倒升空中再次贴在他的胡子上。

“呼呼”不过一眨眼的功夫赵景空又坐在太师椅上歪着头呼呼大睡手里的毛笔吧嗒一声掉在地上毛笔滚落在地面留下浓淡不一的墨痕。

太阳还未升起大源城各处的狗叫打破了宁静。

大源河畔的画舫游船上士子与花娘依依惜别;花街柳巷中书生与窑姐认真算着嫖资;望江楼门口宿醉的读书人迷迷糊糊上了马车;简陋的客栈里寒门子弟背着书箱成群结队离开。

玉海城一些门户悄然打开那些名门望族的老爷少爷夫人姐坐着车马乘着软轿那些年轻的学子呼朋引伴迈着轻快的步子一些身穿节日盛装的家碧玉期盼地望着。

他们都向一个地方走去州文院。

人比鸡声早。

州文院的门口变得异常热闹衙役们打着哈欠请所有人收起帐篷、被褥或马车。

人流如水徐徐向州文院聚集着。

一支车队停在大源城的北门外随后其中的青色蛟龙帐马车离了车队在四辆马车的加护下进入城内向方家行驶。

远在数千里外的京城皇宫中一个女子坐在梳妆台的铜镜前轻轻抚摸自己的面庞。

这个女子娇玲珑一身白色的亵衣纤细的腰部仿佛一手可握。镜中人的肌肤如雪似玉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只是她目光中的威严压得太阳迟迟无法升起。

梳妆台上摆放着许许多多精致的盒子和瓷瓶里面盛着圣元大陆最珍稀的养颜佳品。

有蛟龙珠磨成的珠粉有香鹿血制成胭脂有产于妖界的月牡丹最右面则是一叠整齐的文稿。

一个个秀丽的蝇头楷列于纸上字迹细腻严谨恍惚可见一个文静的女子在烛光下书写而成。